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会计学 > 正文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6-11-30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lgg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缩短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商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更表现为全球知识经济的一体化,其显著标志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知识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大,知识和经济融入的速度和程度不断加快,相比员工个人的劳动生产率而言,知识生产率对企业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知识生产率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知识的存量,即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和技能,既包括普通劳动者在具体操作中积累的专业的技术知识,也包括企业管理者通过长期的管理实践积累的经营管理知识。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在企业的竞争和经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知识的电子留档保存,压缩了对物理空间的占用,大大提升了人力资本的储存容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个体人力资本的储存,沉淀为可以为组织拥有的人力资本,减少了因为员工流动而带来的冲击。信息技术为知识生产率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导致知识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实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优化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业绩。而人力资本,具体说来,是其中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去获取、运用和分享知识的员工,担负着整合企业资源的任务。个体人力资本所处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其资源整合的来源,信息技术作为资源整合的手段。信息技术对组织资本的整合,一方面能够实现管理者人力资本的优化,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企业决策的速度和效率,更一方面是管理者的决策和一般员工操作连接起来,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信息技术对社会资本的整合,主要是在企业的内外部建立其和利益相关方的联系,一方面吸收和利用从有关各方获取的资源和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从外部获取的信息提升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信息和知识的积累和应用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因此其对企业业绩提升的作用日益显著。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从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特征、形成方式和内部结构进行界定,通过企业绩效理论分析企业绩效的来源,结合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价值特征,从而得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决定企业绩效的结论,进而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选择电子制造企业2012-2014 年的财务报表数据,通过构建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衡量指标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回归模型对影响程度和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合实证结论为企业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提升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具体的研究目的如下: 第一,以人力资本以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概念和内涵为基础,通过分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社会资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 第二,在理论上,以企业绩效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绩效的来源,结合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和特征,研究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决定作用,并通过对影响过程的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第三,以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为基础,选择相关指标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各部分、企业绩效进行指标定义,通过因子分析筛选得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和企业绩效的综合因子得分,进而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四,通过实证分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及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信息技术水平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对提高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存量以及其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程度,从投资、管理和信息意识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人在进行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的投资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储存在人身上,通过人转换为劳动者把其积累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当中,从而导致劳动者收入和国家生产力的提高,实现人力的“资本化”。 人力资本概念的萌芽最早出现在威廉?.配第(1662)的论述中,他认为人的“技艺”是有价值的的,并且试图计算其价值量。亚当?斯密(1776)进一步提出了明确了人力能够“资本化”的特征,指出“对工人才能的投资固然是一笔费用,但是其不仅能够被偿还,还可以得到超额收益”。同时,他还指出的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即知识与劳动者的不可分割性。舒尔茨第一次明确了人力资本的经济学内涵,即人们在进行教育、培训、迁移和健康等的投资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它的价值体现在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上,是劳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状况等的价值的总和。随后的经济学家们从多个角度出发展开了对人力资本价值的分析(任茜茜  2012)。 目前经济学家们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仍然关注其与物质资本性质相近的部分,即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所能实现资本的增值,研究对象针对的是独立的劳动者。但是,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的天然依附关系,导致人力资本不能脱离其存在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独立发挥作用。一方面,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发挥需要组织提供环境和支持,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的效用;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潜在的隐藏在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身上,其作用的发挥也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网络和个体心理的影响。但是,目前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力资本作用发挥的影响以及信息技术在实现组织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力资本整合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同时,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其本身具有的潜在性和未编码的特征使得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十分困难且成本较高,但是这部分隐性知识的转移和模仿比较困难,一旦获得就会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要获得这些隐性信息,除了需要长时间的实践以及利用各种组织条件和社会关系外,研究表明信息网络技术对于未编码知识和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流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有助于人力资本尤其是隐性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李楠  2010)。 
...........
 
2.2  相关理论
统计学家威廉?配第(1662)最早意识到“人的价值”。他认为人所拥有的“技艺”水平是劳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促使产生了劳动价值。此外在其代表作《政策算术》(1672)中,配第认为人的“技艺”是接受教育的结果,由此观点出发,他利用当时英国的国民教育水平测算出货币表示的总体的技艺水平,这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量的测算。 作为最早“把人视为资本的少数杰出者”,亚当?斯密(1776)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归入到固定资本的范畴。其他固定资本只有作用于人,并通过人身上的技能转换为产品,产生溢出价值。他指出,学习有用的技能是一种投资活动。劳动者的技能大小影响个人收入和工作结构。学习技能的途径包括;干中学、学徒制度、正规教育、职业后教育和健康投资。由此获得的技能天然的由个人占有。亚当?斯密的相关理论被看做是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起点。 此外,萨伊(1803)认为,人的技艺的提高在增加费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应被视为资本。大卫?李嘉图(1817)和马歇尔(1892)在著作中分别强调了人的劳动、对人的投资对于增加社会财富和个人收入的关键作用。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还不够完善,尚形成系统的人力资本的概念,但是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物质资本曾在长时间内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但是,二战之后,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这些物质生产要素的增长速度。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这一难题。舒尔茨(1979)在其演说中,强调了人力资本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探索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宣告了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他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人格化的资本,它的载体是劳动者,内涵是通过营养及医疗保健、学校教育、在职人员培训、社会培训以及迁移等投资获得的劳动者素质,这些投资构成了人力资本的货币价值表现。舒尔茨认为,投资形成的劳动者素质会在长时间内对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同时,舒尔茨利用 1929--1957 年美国教育投资的数据,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情况作了分析,得出结论:人力资本投资是收益率最高的投资。 
..........
 
第三章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22
3.1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 22 
3.2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 ........ 23
第四章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因子分析 ...... 28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28 
4.2  研究设计 .... 28 
4.3  变量的选取和定义 .... 29 
4.4  描述性统计 ........ 31 
4.5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因子分析法 .... 33
第五章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38 
5.1  假设的提出 ........ 38 
5.2  变量描述性统计 ........ 39 
5.3  相关性分析 ........ 40 
5.4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41 
 
第五章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假设的提出 
企业资源理论认为具有异质性的战略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决定了企业绩效的高低。这种异质性首先表现在企业投入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即这种资源表现出和其他企业不同的特质,并且难以被模仿,另一方面,企业拥有的资源的组合方式存在异质性。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特征符合企业资源理论对于战略资源的描述。 由以上理论,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 H1: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不同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从总体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和信息技术水平多个层次对企业绩效进行分析。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员工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与传统人力资本相比具有更好的流动性、价值性和稀缺性。依据企业资源理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的特征,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绩效水平。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H11: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中的组织资本是信息技术整合之后的组织资本。优化后的组织资本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的传递和沟通,增加了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降低了部门之间的协调成本,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共享社会资本提升的组织资本,使组织结构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更强,组织结构内部的分工明确,部门员工各司其职,从总体上降低了企业的协调成本。此外,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并把创新的结果应用到企业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我们提出关于组织资本的假设。 
..........
 
结论
 
本文从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特征、形成方式和内部结构进行界定,通过企业绩效理论分析企业绩效的来源,结合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价值特征,具体分析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 (1)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相关关系。2012-2014 年的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和显著程度逐渐上升,表明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在企业绩效提升方面的越来越重要。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四个组成变量中,传统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关系的影响程度最深,相关关系也最显著,但是在 2012-2014 年显著性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目前在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传统人力资本还是起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在四个变量中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最不显著,但是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显著程度在 2012-2014 年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随着信息技术作用于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逐渐明显。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处于中间水平,其中组织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略大于社会资本,表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目前在提升企业绩效的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不足。 (2)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提升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企业绩效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本身是一种异质性的资源,它存在与劳动者身上,被企业所使用,其他企业无法拥有。同时,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所具有的对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整合作用,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这种能力同样也具有异质性。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提升作用的内在表现是增强企业获取、创新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改善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业务流程和方法,同时提高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外在表现是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从四个方面,由内而外最终推动企业实现经营绩效的提高。 
.........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