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会计学 > 正文

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

时间:2016-09-11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lgg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我国资本市场主要有两种特性:其一,政府行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其二上市公司主要由政府控制[1]。资本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加之经济又处于快速发展的良好形势,市场竞争也随之变得日趋激烈,从而阻碍上市公司快速发展。在特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为了维护国家对“相关重要领域和行业”的“绝对控制力”或“较强控制力”,以及达到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效率、提高某些行业进入障碍等目的,国有企业拥有了“先天被动”的政治背景[2]。我国国有企业自上市以来,便经历不少挑战,且其处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这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发展造成了更多困扰。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归根究底是源于国有企业是“国有”的,其不同于非国有企业,因而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府对其经营过程中的干预。然而,当国有企业生存发展处于困境中时,政府将会伸出援助之手——诸如给予国有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财政捐助、价格支持、收入补贴等包括在内的政府补助形式。显而易见,企业在负债亏损时,若政府能及时给予一定资金补助,企业将有机会渡过困境。而与此同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政府,其一般不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管理,但这将会导致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当企业负债亏损时,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极有可能归罪于国家所有者。为了帮助国有企业实现持续经营,政府将会选择承担全部责任,并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政府补助资金。但是对于这部分补助资金,国有企业是否有效利用,这一问题值得深究。不仅如此,政府也会支持非国有上市企业的发展,但对于究竟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更能合理利用该部分补助资金以改善企业绩效,这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将研究视角定位于我国 A 股上市企业,并由此建立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在梳理了盈余管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类整理了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成果,围绕盈余管理、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继而阐述了与政府补助相关的研究文献,分类整理出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成果。首先从理论上证明企业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通过搜集 09—14 年中国 A股主板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建立回归模型。进而根据模型的回归结果说明盈余管理对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探讨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是否对企业绩效具有共同影响作用,如图 1.1 所示。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究: 研究问题一: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我国上市企业如何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盈余管理?本文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盈余管理方向与政府补助的相关性,以及盈余管理是否与政府补助存在相关性,是采取负向盈余管理还是正向盈余管理更能获取政府补助,这些问题可通过理论和实证得出相关结论。 研究问题二: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有何影响?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成果表明,政府补助可提升企业绩效,所有权性质的不同导致企业获取政府补助的难易程度不同。本文试图通过数据分析,证实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确实具有积极影响,并引入调节变量所有权性质,来证实所有权性质对政府补助的边际效用有显著影响作用。 研究问题三: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之间有何关系?本文基于提出的研究假设,并结合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证分析,阐述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从目前有关盈余管理定义的相关文献来看,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其一,早期盈余管理是人为操纵会计盈余数字并且未对操纵结果是否超越会计准则的范围加以限制;其二,盈余管理是在不超越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对盈余数字的调控。 早期观点的代表学者主要是 Healy 和 Schipper。Healy(1985)则将盈余管理看作是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过程中,根据个人意识改变财务报告数字,达到误导那些注重企业账面利润的利益相关者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来达成一致协议的目的[3]。Schipper(1989)提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通过调节财务报告对外公布的进程,从而获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披露管理方式[4]。以上学者均强调管理当局一定程度干预了企业内部财务报告的数字,而盈余管理则是对企业会计盈余数字的人为干预,但并未明确这种人为干预是否会超越会计准则的限度。普遍来看,学者们均认可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前提下对报表数字的调节。如 Scott(2006)从是否超越会计准则的角度出发,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简称“GAAP”)允许的范围内,采取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公司价值达到最优的行为”[5]。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数字的人为操纵和是否超越会计准则来定义,而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研究盈余管理。如王亚平、吴联生等(2005),Cohen  et  al(2008)在研究盈余管理时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角度来探讨[6-7]。因此本文在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过程中主要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角度。  
...........
 
2.2 应计盈余管理的定义 
关于应计盈余管理定义的研究文献较多,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应计盈余管理一词最先由学者 Healy 和 Wahlen(1999)提出。1999 年,他们在发表的论文中将应计盈余管理定义为“管理层在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时,蓄意规划交易,其目的就是为了影响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决策依据或者以财务报告为决策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决策”[8]。我国学者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的定义则从会计准则和法律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强调如果公司在不违反会计准则和法律规则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公司选取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来调整不同会计年度的账面盈余,从而实现某些依赖于盈余的目标(宁亚平,2004)[9]。秦荣生(2001)对应计盈余管理的看法具有一定代表性,他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或者市场价值最大化,且企业具有充分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以及变更会计估计的机会时,企业所实施的机会主义行为”[10]。王良成(2014)也指出应计盈余管理是在对外公布财务报告前运用改变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来管理盈余,此种方式只对公司的应计利润产生影响[11]。 从国内外相关权威学者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定义来看,应计盈余管理仅仅在不同会计年度呈现不同的盈余分布,但并不会影响公司的实际盈余和总盈余(即较长时期的盈余之和),这是应计盈余管理区别于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多数企业主要采取会计政策变更以及会计估计变更来实施应计盈余管理。 
............
 
第 3 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6 
3.1  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16 
3.2  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17 
3.3  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提出 .... 18 
第 4 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 20 
4.1  研究设计 ........ 20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0 
4.1.2  研究变量定义 .... 20 
4.1.3  回归模型构建与说明 ...... 23 
4.2 实证分析 ......... 24 
4.2.1  描述性统计 ........ 24 
4.2.2  相关性分析 ........ 27 
4.2.3  单变量检验 ........ 28 
4.2.4  回归分析 ..... 30 
4.2.5  稳健性检验 ........ 37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40 
5.1  研究结论 ........ 40 
5.2  对策建议 ........ 41
5.3  研究不足 ........ 44
5.4  研究展望 ........ 45 
 
第 4 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 2009-2014 年沪深 A 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剔除:本文选取 2009-2014 年沪深 A 股主板上市公司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并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剔除:(1)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公司;(2)剔除最终控制人不明的公司;(3)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4)剔除 ST、  PT 类公司;(5)剔除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经过上述剔除原则后,最终得到 977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5862 个样本用于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其中 4885 个数据作为盈余管理、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研究样本。本文数据均来自国泰安 CSMAR 数据库,采用 Stata12.0 和 Spss20.0 进行相关数据处理。一种是会计收益率指标,这类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对这些指标的衡量大多数文献主要采用总资产收益率 ROE,或净资产收益率 ROA。净资产收益率又称为股东权益收益率,也是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 另一种是市场类绩效指标,用于衡量股东利益最大化,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托宾 Q 值来进行衡量。托宾 Q 值指的是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值。如果托宾 Q 值大于 1,表示资产的市场价值大于重置成本,说明企业绩效较好;反之,说明企业绩效较差。 
............
 
结论 
 
本文以以 2009-2014 年沪深 A 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政府补助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其一:相比正向盈余管理,负向盈余管理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 运用 Stata 和 Spss 等相关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向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大于正向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的回归系数,除此之外,还对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企业成长性与政府补助的关系也进行了回归,最终得到了一致的结论。这表明企业账面上的亏损比企业账面盈利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关心。毫无疑问,企业在选择盈余管理方式时,更倾向于减少其账面利润以获得更多的政府补助资金。 
其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政府补助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本部分采用的数据相比研究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数据多一年,主要是因为在研究盈余管理与政府补助的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数据滞后了一期。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有显著影响,政府补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同样也对企业规模、资本结构、企业成长性与政府补助的关系进行了回归,结论一致。 
其三:在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中,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存在差异。所有权性质在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更具有显著相关性。 该部分实证分析所用到的数据与研究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所使用的数据一致,也是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中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小于非国有企业政府补助与企业绩效的回归系数。这说明,政府补助对非国有企业绩效产生显著地促进作用,而对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相对较小。这也意味着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果,并非取决于企业获得补助资金的多少,而在于其是否高效运用了这部分补助资金。 
.........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