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财会管理 > 正文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时间:2015-12-03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lgg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先后发起新公共管理运动,旨在解决政府财政赤字、服务满意度下降、执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此影响下,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审计等相关理论被纷纷引入公共管理的实践当中,政府绩效审计也应运而生。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学者逐渐将政府绩效审计引入国内,但始终没有得到重视。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建立“阳光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的需要。2012 年以来,我国正不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阳光型”、“服务型”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反腐倡廉。在“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政府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成为了时代热词,这就对政府的行政准则提出了更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政府经济活动的效益,如何提高政府的执政效果,如何评价政府的行为举措,如何明确政府责任,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然而相关的政府绩效理论却相对滞后,无法指导实践。资金使用规范性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对纳税人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作为普通纳税人,我国人民越来越关注政府财政支出的合理性。这必然要求我国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来满足公众对政府绩效审计的需求。当下我国已经逐渐意识到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但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当中也包含着复杂的客观背景与原因,想要提高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只需单纯解决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要理清头绪,找准着力点,深度挖掘,不断改善,多方发力,才能顺利推动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
.......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结构方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力求通过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更为科学合理。对于政府绩效审计,之前的学者已经做过部分研究,虽然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还不够成熟,理论研究成果也相对匮乏,但这并不代表前人的研究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不能抹杀掉前人研究的宝贵价值。综合看我国以往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且为今后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此外,国外的相关研究也较为丰富,为本文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为了探索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大量阅读,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借助以往的研究,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综合性的界定。此外,通过文献的阅读与研究,了解了政府绩效审计之所以产生的深刻的理论基础,以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通过对政府绩效审计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由参考文献中对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效果的研究,并辅助以专家访谈法,总结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为数学分析部分做准备。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政府绩效审计概念界定
由于各国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理解,因此各国对政府绩效审计概念的界定也有较大的差别,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加拿大的政府绩效审计被称为“综合绩效审计”,澳大利亚称“效率审计”,英国则称之为“价值为本审计”,在瑞典称之为“效果审计”,只有美国采用“绩效审计”的说法[1]。不同的称谓体现了不同国家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侧重点不同。本文结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作者对绩效审计定义:我国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运用各种综合性的技术和方法,对政府部门和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行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计评价,从而使其社会效益增值的活动[2]。概念以“3E 理论”为核心,明确关于政府绩效审计以下 4 方面的内容:1、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是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其中既包括了审计署、地方各级审计局、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包括了社会审计机构、审计师等。也就是不仅有来自政府内部的审计,也应当包括来自的社会的外部审计。2、政府绩效审计的客体是政府部门和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行为。政府部门和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单位中包含了政府各部门、事业单位、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以及拥有国有资产的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机构。一方面,这类机构、单位的全部或部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这类机构、单位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其中对于非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可能盈利仍然是首要的经营目标,对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的贡献相对有限,但其经营的目的中仍然包含着对社会公众的公益性成分,与纯粹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仍将这部门组织机构纳入到政府绩效审计中被审计单位的范畴。由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被审计方较多,在本文的论述中统一称之为政府部门,特此说明。
......


2.2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1973 年 Ross 最先提到了委托代理的概念,他认为当委托方委托代理方行使某些决策权时,委托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3]。1976 年 J·Michael 和 W·Meckling正式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他们认为委托人委托代理人从事某项活动,并授予代理人一定范围内的决策权,代理人通过代理行为获得相应的报酬[4]。除此以外,在委托代理理论中,代理人通过代理活动获取的收益应属于委托方。委托代理理论是过去 20 年间契约理论发展中最终要的理论成果,委托代理理论试图通过设计完善的契约关系,从而降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成本。委托代理关系属于单方面发生关系,即只需要委托人单方面产生代理委托代理意愿并授权,即可产生。但在委托代理关系结束时,只要委托人表示撤销委托或代理人表示辞去委托,即委托人与代理人单方或双方表示退出委托代理关系时,即可结束。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是资源的拥有着,而代理方占据着信息优势。委托方与代理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代理方处于信息优势的一方,而委托方处于信息劣势。这种信息不对称,在信息内容方面包括了行动和知识双方面的不对称,在发生时间方面也存在着签约前和签约后的不对称。同时,委托方与代理方的最终目标往往不一致,双方各自希望自己得到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这两个目标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无法实现统一。正由于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和行为目标的不统一,导致代理人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情况,也就是代理人会为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牺牲委托人利益的情况。公共委托代理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共管理相融合的结果,是委托代理理论深入发展的分支产物。在一个国家中,公众是国家公共资源的最终拥有者,公众有权决定国家的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但是因为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公众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不能直接利用公共资源。因此,公众需要委托政府进行管理,由此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存在着一条委托代理链,人民将管理国家资源的权利委托于权利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做出决策后,再委托国务院进行管理,国务院通过委托各部委逐级向下委托,通过从国家到地方这样一条委托代理链,将各种管理措施、政策执行下去,并最终服务于人民,也就是委托代理的最终收益归属最初的委托方。从整体上看,是人民将国家资源的管理委托给政府,广大人民是委托人,政府是代理人,人民是国家资源的拥有者,而政府具有信息优势。
........


第 3 章  研究假设及概念模型构建 ..... 18
3.1  观念与认识程度 ........ 18
3.2  体制与机制健全度 .... 20
3.3  规范完善度 ...... 22
3.4  审计组织成熟度 ........ 24
3.5  概念模型构建 ....... 26
第 4 章  实证研究 ....... 28
4.1  方法简介 ..... 28
4.2  问卷设计及描述性统计 ....... 29
4.3  数据分析 ..... 30
4.4  讨论分析 ..... 35
第 5 章  结论分析及建议提出 ........ 37
5.1  结论分析 ..... 37
5.2  提出建议 ..... 40


第 5 章 结论分析及建议提出


5.1 结论分析
本文的第 4 章,通过结构方程对所收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已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得出所提的四个假设中,有三个假设成立,一个假设不成立的结果。本章将结合文献与实际情况,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的研究中,假设 H1“观念与认识程度对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效果产生正向影响”在显著性上未达到标准,因而假设未得到数据支持,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绩效审计附属于财务审计,审计部门长期的惯性思维认为绩效审计的核心是财务审计,甚至对绩效审计和财务审计不加区分,本文的调查问卷中,有题项提出“政府绩效审计应该摒弃以财务审计为主的意识”,对于此题的答案选择,在所收集的数据中呈现出答题者观念的不一致性,有些答题者非常赞同这一说法,而有些答题者则选择继续持有传统工作理念。这说明在“观念与认识”维度中,针对此题项的认知程度,各审计专业人士是不一致的。其次,传统观念认为既然是进行审计,则应重视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部门(如国有企业)的审计,而如政府等的非盈利部门不存在经济效益问题,因而开展绩效审计工作的意义并不大。可是,在实际情况中,政府机关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其实行自身职能的过程中方方面面都会涉及到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政府机关虽然不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政府机关本质上为社会提供的是服务型产品,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效益的产生,其绩效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的问卷中,有题项提出“相对于国有企业,更需要重视对政府部门和非盈利机构的绩效审计”,这一问题的答案从数据反应来看是比较一致的,大多数人对此持赞同态度。

.....


总结


在本文的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笔者通过对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总结,明确了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与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延伸至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政府绩效审计基础理论的论述,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也从中引出了本文的研究方向与研究目的。从本文的第 3 章开始,笔者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总结,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比较精确的划分和概括,为本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和建立的政府绩效审计影响因素模型打下了良好的理论与文献基础,为模型中各个因素维度的提出确立了理论背景。文章的第 4 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问卷所收集的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信度与效度都合乎标准的基础之上,计算出了模型中各个影响因素对因变量“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效果”的影响系数,从而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出了政府绩效审计影响因素的构成,使得文章的研究假设得到验证。第 5 章作为讨论与分析部分,笔者结合第 4 章的有关数据,对模型中各因素如何对因变量产生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讨论,为本文做出了结论性总结。第 6 章为研究总结、局限性与研究展望,在总结全文主体脉络后,论述了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增进与完善的方面。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