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思考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本文选取2005—2019年期间90个国家和地区的气候风险和跨境资本流动数据,使用极度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构建模型,探究气候风险会如何影响资本的流动,再分别从不同的投资类别进行探究,讨论气候风险具体影响的投资内容和作用的强度。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暴雨、洪涝、干旱、飓风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强度和严重程度也在不断加剧,由此引来的气候风险也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气候的极端变化不仅给各个国家的社会层面带来了经济、物质损失,而且还因为气候风险存在全球性特质,使得一国发生的气候风险往往会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引发全球性的气候风险问题。从德国非盈利组织Germanwatch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风险指数》中可以看到,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超过47.5万人因为极端气候事件而丧生,超过1.1万起极端气候事件导致了将近2.56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遭受此类气候风险时,抗灾能力更弱,受到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也更大,在近20年内,波多黎各、缅甸和海地是遭受气候风险影响最严重的三个国家[1]。如何减少气候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成为了当前各国谋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当然,气候风险不仅仅影响的是发展中国家,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会面临着严重的气候风险问题,但因为这些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经济实力更加强大,再加上拥有更多的资源来应对,所以他们在抵御气候风险,消除气候风险的肥尾效应方面更加游刃有余。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气候风险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认了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融资的机制,通过资金援助的方式来帮助其克服气候风险的不利影响。
在2023年3月29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上,林毅夫提到:“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下,需要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全球各国都卯足力气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不重视绿色发展问题,就很可能会出现多地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的现象,这不仅会危害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还需要付出大量的经济成本去解决自然气候问题。在林毅夫看来,气候因素作为全球共享的公共物品,没有任何国家和地区可以躲避气候风险带来的灾难,所以应当将气候风险纳入到国际合作的领域中,在国际组织的协调和援助框架建立的基础上,世界各国、各地区联合起来共同抵御气候风险。同时,林毅夫认为在国家合作的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应当承担不同的责任,尤其是发达国家既要承担起解决自身风险的责任,还要通过提供技术和资金来支持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各国一起克服气候风险难题。
国际金融论文怎么写
.............................
1.2文献综述
COP26气候会议中对气候变化的广泛讨论,引发了学术界对气候变化和气候风险的关注,并开始积极探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长期以来,人们不断在研究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引发的国际金融问题。气候问题的全球性决定了气候变化必会对国际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气候问题是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冲击也将从一国传导至其他各个国家,解决气候风险等问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各国的环境脆弱程度和经济实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克服面临的气候风险问题、实现气候目标,仍需要依靠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帮助,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为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面临的气候风险问题,发达国家通过气候融资的方式对其进行援助,进而引发跨境资本流动的流向和规模发生变化;其次当一个国家发生气候风险时,由于气候风险的全球性特质,将会引起金融风险的跨境传导,风险发生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对于风险的化解和处理能力将成为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稳定性的重要标志,进而也会影响到跨境资本流动的流向和规模。
.............................
第2章影响机制及相关特征事实分析
2.1影响机制
气候变化的频繁发生会引发“绿天鹅”事件,即气候风险问题,具体而言,气候风险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方式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种,其中,从直接影响方面讨论,气候风险通过转化成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本流动方向和规模;从间接影响方面来看,一个是气候风险会影响气候融资,而气候融资作为跨境资本流动中的一部分,也会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流向,另一个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高低,国家政策实施的强弱,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增强气候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
2.1.1直接影响机制
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环境和经济之间存在的矛盾也是经济学研究中长期探究的一个问题。气候风险作为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重要的一个环境因素,跨境资本流动作为重要的经济因素,然而两者之间的联系却较少有学者研究。随着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学者们开始探究气候风险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
气候风险带来了两类风险,分别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但实际上气候风险给投资者带来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物理边界,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气候风险纳入到其海外的投资决策中。Yao等(2022)研究发现跨国公司的母国与其计划投资的国家之间气候风险的巨大差异会显著提高公司的跨境适应成本,从而使得跨国公司减少在该国的直接投资。这种影响在不涉及环境领域的行业时相对不明显,但涉及到环境敏感行业时,即容易受到气候风险影响的行业,例如大型水利项目、矿产和非矿产资源采掘、火力发电和燃气生产与供应等行业,就会出现直接投资大幅下降的现象。
.............................
2.2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风险问题
因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问题称之为气候风险,属于新型的风险类别,与“黑天鹅”事件相对应(指非常难以预测、发生概率极低,但突然发生时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负面影响的小概率事件),气候风险在国际上被称作为“绿天鹅”,“绿天鹅”事件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但发生后带来的风险程度却要远远高于“黑天鹅”事件,它不仅会给人类来带来生存方面的直接威胁,影响的范围还会涉及到环境、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可以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个类别,这两类风险对经济金融方面的影响路径和方式完全不同。
2.2.1物理风险
物理风险也叫做自然风险,主要是指发生类似暴雨、干旱、山火等气象风险和极端天气时,可能会给家庭、企业、银行、保险机构等市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带来的损失,从而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当出现极端的气候变化时,在短期内可能会带来房屋农田受损、基础设施损坏、农作物绝收等一些肉眼可见的危害,长期来看,会对整个国家的劳动力和资本运转方面带来巨大的伤害,主要的传导路径是银行和保险机构,主要方式是影响国民的抵押物价值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从抵押物价值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风险会使得抵押物的价值减少,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就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就会面临着违约风险问题,而接收抵押物的银行所拥有的资产质量就会大幅下降,保险机构也会因为无法预测未来灾害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为投保的赔偿问题而陷入困境,因此会降低银行、保险等金融部分的金融服务意愿,影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看,极端气候变化会引发企业的资产贬值,严重点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坏,或者对企业的正常通讯、办公等业务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产出水平,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
...........................
第3章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与基准模型训练 ....................... 18
3.1 模型方法 ............................... 18
3.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20
3.3 基准模型训练和解释 ............................... 23
第4章 异质性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29
4.1 资本流动类别的异质性................................ 29
4.1.1 气候风险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 29
4.1.2 气候风险对证券投资的影响 ............................... 33
第5章 气候融资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 62
5.1 气候融资的调节效应 ............................ 62
5.2 国家治理能力的调节效应 ................. 67
5.3 稳健性检验 ............................... 75
第5章气候融资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调节效应检验
5.1气候融资的调节效应
本节将气候融资分为总体气候融资(CF)、减缓气候融资(MF)、适应气候融资(AF)三类进行讨论,其中CF是MF和AF的合计数值。在此我们讨论的气候融资是狭义的气候融资,特指气候资金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即国际气候融资,数据来源是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发援会)的官方数据,在官方数据库中MF、AF分别标记了“以环境为目标”和“重要目标”,本文使用数据时是将两项数据进行加总计算。本节从原始数据中,筛选出接受国际气候融资的61个国家2005—2019年的915条数据进行研究,中国在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数据库中是有接受气候融资的数据的,所以本节的研究包含中国。
图5-1是CF、MF、AF三类气候融资与其他特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热力图,可以看出CRI与三者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性,CRI与MF的相关系数为0.2,与AF的相关系数为0.18,与CF的相关系数为0.22。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
..........................
第6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6.1主要研究结论
在“碳中和”“碳达标”的背景,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逐步走向金融政策改革,绿色金融必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除了各大跨国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走入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的行列里来,私人投资也更加青睐于投资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项目,逐渐成为绿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跨境资本流动的流向和规模。本文基于XGBoost模型对气候风险和跨境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从投资类别、金融发展水平、资本账户开放度等角度讨论异质性问题,最后再通过气候融资和国家治理能力两项指标来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全面的分析了气候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大小。
本文的主要结论为:
(1)气候风险的增高引发本国资本流出的增多,外国资本流入增多,且不同投资类别中的异质性比较明显
将跨境资本流动当作一个整体来看,一国气候风险的增高会使得国内的投资者产生风险规避的想法,去海外市场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所以会引起资本流出的增多。而一国气候风险的增多也会出现外国资本流入增多的现象,本文从投资类别进行研究来解释这一现象,发现在直接投资中,气候风险的增大会给国内市场带来经济损失和波动,降低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引发直接投资流入的减少;但对于证券投资而言,因为本文统计的国家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也包括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气候风险的增大固然会引发证券投资流入的减少,但在经济发展水平更好的国家,气候风险带来的经济问题非但不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反而使得这些国家通过设立绿色基金和绿色债券的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流入,多个国家综合作用下呈现出气候风险拉动证券投资流入的现象;在其他投资中,发达国家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也会吸引外资流入。所以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综合作用下,气候风险反而表现出对资本流入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