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优化思考
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本文于对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结果及专家访谈结果,并结合对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发现了Y县农村信用社存在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兑现不及时、考核沟通不顺畅等方面问题。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2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中首次提及了“农业强国”和“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概念。国家对三农的持续扶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事关发展大局。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主要地方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此国家战略背景下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近年来金融市场形势看,宏观经济环境稳定,金融市场利率保持相对较低水平,金融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部分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沉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员工业务拓展的积极性,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绩效是实现农村信用社发展目标实现和员工个人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员工干事创业激情,提升员工队伍专业素质,更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因此,农村信用社更应该把握发展机遇,勇于面对当前竞争挑战,高度重视员工绩效考核工作,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全面评价员工工作表现,为农村信用社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研究将Y县农村信用社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全面分析Y县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现状和存在问题,借助科学工具对员工绩效考核进行优化,以增强Y县农村信用社的区域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员工绩效管理起源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资本家为了通过更高效的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社会矛盾,开始在科学管理领域开展研究。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强调对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进行科学研究,以找出最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出了通过对不同工作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制度为后来的员工绩效管理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早期,随着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研究者开始从劳动者的心理、行为等因素对绩效考评尺度进行研究分析,开始从劳动者的心理、行为等因素对绩效考评尺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与绩效相关的工作质量、数量、可靠性等特征给员工进行评分。这也为员工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2)员工绩效管理方式探索
20世纪中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复杂性的增加,绩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提出了绩效目标管理的概念,使绩效管理更加明确和具体,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1993年,罗伯特·卡普兰提出平衡计分法,将企业的目标、使命、价值观、愿景和发展转化为指标,通过将企业目标分解为部门绩效指标和岗位绩效指标,确保员工的工作与企业的整体战略保持一致。银行逐渐开始通过设定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绩效,提高管理效能。
......................
2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绩效考核相关概念
2.1.1绩效的概念
绩效指成绩与成效的综合,绩效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企业管理实践。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组织结构日益复杂,传统的机械效率方法已不能完全反映和衡量企业的表现、行为和成就。绩效最初的概念主要关注财务指标,如杜邦分析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绩效的概念逐渐扩展,开始关注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等方面。绩效概念的提出和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和改进的过程。从最初的财务指标到综合评估多个方面,再到个性化和灵活化的趋势,绩效的理念和方法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需求。
其中,员工绩效是企业内员工参与生产经营而为企业创造出的生产成果或生产效益,不仅包含生产的成果,也包含了整个生产过程。员工绩效包括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绩效可以被定义为员工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工作中展现出的与企业经营目标一致的,有助于企业实现发展愿景的行为。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绩效所描述的是员工与组织之间互利共赢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员工与企业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方面。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绩效被定义为社会中每位成员按照社会职责所承担的社会义务。
....................
2.2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2.2.1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或员工绩效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包括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以及强化业务管理目标。绩效计划的制定是绩效管理最基础的环节,绩效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经营管理的匹配度决定着绩效考核的客观公平程度,也决定着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与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因此,绩效考核评价是绩效管理最重要的环节。绩效考核的结果兑现是根据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对员工进行利益分配的过程,绩效考核的结果能否按标准及时兑现,决定了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信心、公信力以及忠诚度。如果未及时根据约定兑现执行,会导致员工丧失开拓业务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贡献比较突出的员工来讲,未能得到有效激励后工作态度有所下降。因此,经营管理目标的提升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最终目标。
绩效管理理论涵盖了社会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绩效管理理论研究比较完善和成熟,对绩效管理的方法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绩效管理的方法呈现多样性,如关键指标法、目标管理法等,各种管理方法都有相对优点和缺点,企业适用绩效管理方法时要综合考量适用性,选择匹配度高、适用性强的管理方法,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绩效管理涉及管理目标的融入、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考核体系、实施有效的激励与约束策略等内容,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业务能力,引导员工为实现农村信用社战略目标而努力。
.........................
3 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12
3.1 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基本情况 .......................... 12
3.1.1 Y县农村信用社发展概要 ............................... 12
3.1.2 Y县农村信用社组织架构 .......................... 13
4 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的优化方案设计 ......................... 29
4.1 员工绩效考核目标和原则 ................. 29
4.1.1 员工绩效考核目标 ................................... 29
4.1.2 员工绩效考核原则 .................................... 29
5 员工绩效考核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45
5.1 绩效考核的基本保障措施 ..................................... 45
5.1.1 加强绩效考核的制度保障 .................................. 45
5.1.2 强化绩效考核的文化保障 ................................. 45
5员工绩效考核优化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5.1绩效考核的基本保障措施
5.1.1加强绩效考核的制度保障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绩效考核工作,确保有明确的主体、标准和成效,需要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规章制度。一个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可以为绩效考核提供明确的指导、规范的流程和有力的支持。
第一,以科学性、权威性为原则,制定员工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明确绩效考核的目的、原则、方法、流程、指标、权重、标准、监督等内容,确保绩效考核有规可循,从而保障绩效考核过程公平、公正、透明,促进Y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第二,以可靠性为原则,指定专职部门或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专职部门或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包括建立完善员工绩效考核相关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学习,并对绩效考核实施进度进行有效控制。
第三,以一致性为原则,保障绩效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相统一。做好绩效考核相关的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的统筹工作,如员工培训机会、考核激励机制、员工岗位调整、职务晋升等制度要与绩效考核制度保持一致性,避免相互矛盾的情况发生,确保通过激励机制的引导,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以客观性为原则,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广泛收集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执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员工的诉求,根据内部管理情况以及外部发展情况,结合Y县农村信用社发展战略和员工发展需要,完善和改进员工绩效考核制度,持续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参考
.........................
6研究结论和展望
6.1研究结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农村信用社的市场被不断挤压,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农村信用社必须克服绩效管理体系不完善的普遍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绩效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提高自身企业竞争力。
本文以Y县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结合其发展状况对其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形式对绩效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基于对受访者的调查问卷结果及专家访谈结果,并结合对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现状,发现了Y县农村信用社存在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兑现不及时、考核沟通不顺畅等方面问题。
针对Y县农村信用社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对考核方案进行了全面优化,优化内容包括考核目标、原则、方法、主体以及具体方案。考虑Y县农村信用社岗位众多,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考核主体,因而采取了机关和营业网点两个层次的主体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方式,员工绩效考核包含了定性考核部分和定量考核部分。
第一,基于全方位考评法进行员工绩效定性考核优化。通过全方位考评法可以从上级、同事和下属或客户的反馈,以及被评估者等不同角度收集组织内部员工行为的观察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第二,基于平衡计分卡完善定量考核部分。通过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即财务、客户、内部业务过程和学习与成长,并结合Y县农村信用社近年来的发展思路和关键业绩指标,针对不同岗位员工,对这四个考核维度下的具体指标进行了精细化的设置。
第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岗位员工绩效指标权重,并进行定量考核。这样的设计确保了绩效考核体系不仅与农村信用社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还能针对不同岗位做到精细化考核,有效地指导其实践操作,从而推动Y县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