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 正文

基于关键要素的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5-02-15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管理沟通论文,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上展示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在研究设计上呈现了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步骤;在选择受访者时研讨了理论抽样和开放性抽样;在访谈过程中突出了渐进性的研究特征;在分析访谈材料时强调了编码分析的各个细节。
第一章概念界定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作为日常用语,其概念似乎不必言明。不同研究领域对沟通的定义有明显的区别:社会心理学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强调了沟通的主客体是人;传播学指信息交流,强调了沟通的内容是各种形式的信息;教育社会学的沟通强调了沟通媒介是各种符号或记号。这些定义都强调了沟通是一个过程,但是国内外也有学者认为沟通是一种行为。
张东娇认为沟通是“行为者之间通过有效语言、运用合理的协调方式达到真理解或共识的行为①”。这里的沟通跳脱出过程的动态性,被定性为不可能产生矛盾或冲突的行为。根据这位学者的分析,沟通出现问题是“沟”却“不通”的行为。沿着沟通的原理性概念继续探索,学者朱高峰从目的、意义、内容、方式、工具和技巧等方面诠释了沟通,但是这里的沟通缺少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②。定义必须涵盖全面,但是从这位学者的文章来看,给沟通下定义需要囊括六个方面的注意事项。这项很复杂的工作可以明确朱高峰认为沟通是一种过程。学者王惠青将沟通缩小范围至教育行政沟通,并从人际沟通、组织沟通和社会沟通三个方面作了诠释,指出教育行政沟通是相关人员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在这里,相关人员指教育行政事务的当事人——教师、家长和学校;信息特指教育行政信息。此外,他还特别指出了教育行政沟通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确实需要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行政目的,表面是主客体收发相关信息的行为③,实则蕴含着交流反思等深度行为。

管理沟通论文怎么写
管理沟通论文怎么写

............................
二、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基于不同的理论,沟通所生成的概念不同,所涉及的要素也有所差异。基于5W沟通模式,沟通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沟通主客体、沟通内容、沟通媒介及沟通效果。当沟通主客体以班主任和家长为主、沟通内容以学生情况为主、沟通方式以“微信”为主、沟通目的是达成共识时,便可简单定义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即班主任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线上线下交流的过程。为了深刻理解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如下依次解释沟通的主客体③、沟通内容、沟通方式和沟通目的等要素。
关于沟通的主客体,显而易见的是班主任与家长两方。与其用沟通的主客体称呼,不如从平等的视角上将班主任与家长看作学生成长的沟通主体,他们在家校沟通中是“我-你”或“你-我”的关系。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在班内,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在校内,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校外,班主任是深化“家校互动”的直接桥梁④。但在家校沟通上,班主任可能还不够专业化,因为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不仅在这个方面,他们难免偏重教学或其它方面。家长的角色也同样重要。
家长在家庭教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家长本身就是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上,家长是学生的永动机,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相较于班主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具个性化,家校共育之下,这种教育可谓是孩子最全面的个别化辅导①。具体来讲,小学生家长通常每天都会与孩子接触,关于“孩子应该怎么培养”,家长有自己的一套章法,而且家长会询问或把握孩子的在校情况。但是随着教育理念及方式不断更新迭代,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难免存有困惑,他们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引。如今的家长需要配合好学校,并在家校共育中发挥作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
第二章理论基础
一、5W模式的分析
众所周知,拉斯韦尔的5W模式是最早且最具影响力的沟通模式之一,这一模式将沟通明确地划分为五个要素,为研究者拓展了沟通的研究领域③。至今该模式已经历了八十多年的进化和发展,但因它足具灵活性,故能在不同情境下修改并使用④。在传播学领域该模式经常用于相关概念的比较⑤,所以将其应用于人际沟通,不仅有助于识别沟通的各个要素,而且有利于对这些要素进一步分类⑥⑦。
5W模式的W是五个要素的首字母,这些要素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从1940年到1979年,五要素经历了多种不同的英文表达方式,这是因为它可以随不同情境进行适当的修改⑧。万变不离其宗,五个要素在汉语中仍旧是沟通主体、对象、内容、媒介和效果。沟通主体主要关注的是引发沟通的人物;沟通对象主要关注的是接收沟通的受众;沟通内容主要关注的是信息和构成信息的要素;沟通媒介主要关注的是沟通人员之间的所有中介;沟通效果主要关注的是科学管理的目标①。
沟通主体是开始沟通的人员。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从生物谈起②,相互孤立的生物因沟通而相互联系,它们会根据环境中的不同信息作出不同的反应。沟通对任何生物而言都是维持动态平衡的一种手段,手段的具体形式因物种而异。有的是群体内外部的联系;有的是器官的联系;有的是神经系统本身的联系。有些动物之间的沟通行为(receiving and disseminating patterns)像音乐会一样流畅:在某些动物社会里,“哨兵”成员扮演着指挥似的角色,其它所有成员的行为都因受其影响而井然有序。在这里,沟通的主体“哨兵”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人类是与其他生物共存于一个地球上的高级动物,非语言沟通在人类世界中也存在。人类不仅感官很丰富,而且“具备言语能力”,能用人类语言进行沟通。就人类社会的沟通而言,不论开始沟通的人员使用的是否为语言,只要发起沟通,此类人员便是沟通的主体。
...................................
二、5W模式的应用
拉斯韦尔的5W模式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贯穿全文。确定研究问题之后,在开展研究的伊始,5W模式即映入眼帘;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仔细阅读5W模式的相关文献后研究设计得以确定;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先确定了访谈问题进行材料的收集,后以5W模式为基本框架捋清了访谈材料;最终结论的得出也没有完全脱离5W模式。
综述文献时,国内外关于沟通的研究都离不开5W模式的要素框架。首先,理解沟通的概念时,国内外研究不约而同都提及了沟通的要素。其次,探索沟通的测量时,国内外研究均基于沟通的五方面要素设计具体工具的维度。最后,阅读了拉斯韦尔提出5W模式的英文原版论文、针对拉斯韦尔及其5W模式进行评述的一篇英文期刊文章、国内贾启艾学者关于人际沟通的一本著作及胡河宁学者关于组织沟通的一本著作,最终敲定该模式作为理论基础,用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界定概念时,从要素出发界定沟通及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这两个概念。关于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概念,也从这五个要素分别进行界定。第一,基于5W模式修改要素的具体名称,其中沟通主客体即沟通主体(who/communicator/speaker)和沟通对象(whom/receiver/audience)以及沟通内容(what/content)这三个基本要素保留了原词;沟通媒介(channel)和沟通效果(effect)均有延申。第二,对各个沟通要素依次进行解释,以5W模式被提出的论文为基础理解各个要素,经生物沟通过渡到人际沟通,落脚到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区别于5W模式背景下的沟通,沟通概念上形成从“行为”到“过程”的质变,沟通媒介和沟通效果上保持与时代同步。
..............................
第三章研究设计......................................30
一、研究方法....................................................30
(一)非概率取样................................30
(二)访谈调查法............................31
第四章沟通要素的总体分析.....................................39
一、沟通主体及情境....................................39
一)班主任之于家长.........................................39
(二)家长之于班主任.....................................40
第五章沟通的关键要素分析..........................52
一、班主任的沟通素养............................52
(一)自我认知冲突..........................................52
(二)沟通状态欠佳.....................................52
第六章关键要素的发展建议
一、班主任提高沟通素养
(一)落理性认知
将理性认知落实到实际行为,引导家长走出误区,帮助学生成长。在了解学生及家长后,班主任确定合适的沟通方式与家长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应遵循三条规则。第一,保持尊重和真诚的原则。第二,积极运用多倾听少发言的方式,给家长充足的时间诉说。第三,理性应对家长的情绪,营造平和氛围,冷静客观地解决问题②。虽然大班额的条件使得班主任与所有家长的单独沟通并不现实,但是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的主动沟通。一方面,做足家长咨询的准备。日常生活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及时地记录相关情况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引导家长“接”沟通的主动权。在家长会等集体会议上除了按惯例宣导学校教育之外,提供沟通的可及渠道和时间。
(二)省工作时间
为真正的沟通省出时间,深入了解学生及家庭,助力家校共育。对于经常引人注目的学生,班主任需要付诸精力与家长多沟通,减少反馈式信息的传递,增加有回应式信息的接收。先通过日常交流打开学生及家长心门,再用心研究并真心探索解决良方。每个家庭都有保持隐私的权利,沟通要注意合适的言语表达。有的家长仅通过多次沟通即能触及家庭的真实全貌,对这样的家庭应深入了解并尽早施予帮助;有的家长却并不愿意让班主任介入其家庭,班主任需要提高自省意识,将每次的针对性沟通进行回忆和整理,摸索规律继续本着为学生发展的原则而真诚沟通,绝对不能直接归因为家庭教育后置之不理。对于每个拒绝配合沟通与合作的家长,往往他们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为此需要逐一分析和排除,才能真正促成“家校”共育①。

管理沟通论文参考
管理沟通论文参考

.........................
结论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上展示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在研究设计上呈现了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步骤;在选择受访者时研讨了理论抽样和开放性抽样;在访谈过程中突出了渐进性的研究特征;在分析访谈材料时强调了编码分析的各个细节。通过较为严密的质性研究,刻画了沟通中两个主体——班主任与家长的形象,总结了他们提供的沟通场景,提炼了班主任的沟通水平、家长的沟通素养及相应的沟通环境三个关键要素,并对其子要素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研究发现上,访谈材料直观呈现了沟通场景,这些场景的沟通内容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整理后得出了沟通的特点:沟通场景复杂多样、方式技巧随机应变、目的态度保持一致、沟通时间以班主任为主、沟通内容以符号为主导、沟通参与者的感受均不良等。进一步分析后得到了沟通的关键要素,细致整理了其子要素。针对班主任提出了提高沟通素养的建议,即落理性认知、省工作时间、减表层交流和增日常家访。针对家长提出了提升沟通素养的建议,即知全面发展、趋主动沟通、探亲子良方和听家教指导。针对学校提出了助力沟通环境的建议:帮班主任解“时间”“合作”和“激励”三难。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