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是一篇投资分析论文,本文围绕提升博山区企业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根据投资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从光伏技术研发强度、内部现金流、光伏净资产收益率、光伏业务收入增长率、光伏业务规模等5个角度出发,提出如下提升相关企业投资效益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低碳生活与绿色生活概念不断地被人们所熟知,农村电力供应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改变,光伏发电逐渐走向了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迅速走进农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随着我国光伏发电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成本加速下降,光伏发电已成为新增电源投资的主力军。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光伏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关注相关企业的投资效益。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博山区30家农村光伏发电企业为样本,基于其2020年到2023年的投入产出等方面的面板数据,对其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开展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一方面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提升博山区企业农村光伏发电企业的投资效益,为今后新办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博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由光伏发电项目带动更多企业闲置资金的利用,形成一体化农村光伏产业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
投资分析论文怎么写
........................
1.2 文献综述
本文的研究主题为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评价、影响因素分析两大部分,因此选用光伏产业发展、光伏产业投资效益、光伏企业投资效益评价、光伏企业投资效益影响因素、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评价、农村光伏发电企业影响因素分析等与本论文相关的内容,并在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文献。根据文献检索成果,关于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相关文献极少,且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的研究上。因此本部分基于研究主题与文献检索成果,主要围绕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光伏发电产业投资效益评价、光伏发电产业投资效益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的文献开展梳理综述。
1.2.1 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光伏产业发展更为迅猛,成为全球高新技术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Timilsina(2012)指出,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重点是建立健全光伏技术、管理制度方面的机制[1]。Ayompe(2013)采用卫星数据,从太阳能资源、光伏系统的节能性能、能量输出、性能比、经济效益以及电力平准成本等6个方面进行光伏系统发电潜力的评估[2]。Izam(2022)指出光伏产业成本下降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基础[3]。
李芬(2011)等人研究指出,光伏发电适宜于偏远无电地区,能够降低长距离电网建设及输电损失[4]。陈枫楠(2012)等人分析发现政策措施、技术进步、消费前景和发电效率等与光伏产业发展空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5]。陈剑(2015)从内容导向的视角,统计分析中国光伏产业系列政策,指出了政策演变中长期制约因素[6]。孙晋(2021)等人指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困境在于产业政策的落后上,政府应当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令其与市场发展情况相协调,通过加快落实对行业内增量和存量产业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优化产业政策,对我国光伏产业竞争性市场培育和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7]。杨介立(2022)指出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树立,中国光伏产业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并指出政府应当及时出台符合市场发展的鼓励性政策,除发放补贴外,还应在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给与支持[8]。韩梦瑶(2022)等分析了中国光伏发电的时空分布、减排效应,发现中国现有光伏装机规模的潜在减排效益到2030年可以达到19.2亿t[9]。苗青青(2022)等指出推动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光电转换效率[10]。欧阳鹏(2023)分析了铁路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铁路企业应当充分分析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技术,分类分步推进铁路光伏项目建设[11]。陈长(2023)等人对中国光伏产业国际合作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指出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规模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并提出光伏企业应当采取多元化的国际合作策略[12]。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光伏产业
由于光伏产业的概念已经相对成熟,因此本部分将直接给出概念界定: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硅料和硅片环节、中游的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环节以及下游的光伏应用系统。其中,本文所研究的光伏产业,主要指的是下游的光伏应用系统,即光伏发电企业所投资开展的光伏发电相关业务。
2.1.2 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关于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相关文献极少,现有文献关于投资效益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光伏发电项目层面。例如,罗凤章(2014)指出光伏项目投资效益涵盖了低碳、经济效益等两个方面,其中低碳效益主要指的是光伏发电项目投入运行后的单位碳净减排量。童光毅(2019)指出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涵盖了经济、生态、社会等3个方面效益,其中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光伏发电所获取的利润,生态效益主要指的是节能减排量,社会效益主要指的是项目建设对当地农村扶贫带动效应[40]。昌敦虎(2020)从经济效益的层面分析了宜昌农村地区光伏扶贫电站项目投资效益,指出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指的是: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阶段付出的投资成本、运营维护成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所能取得的经济效益[39]。
总的来看,农村光伏发电投资效益的内涵主要涵盖了经济、生态、社会等3个方面。但是,由于本文以博山区农村光伏发电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公司层面分析其投资效益,因此主要考量的是经济效益这一维度,并对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进行如下定义:农村光伏业务运营成本、固定资产净额、无形资产净值、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成本、应付职工薪酬等投入指标,对农村光伏业务营业总收入、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单位光伏阵列平均利润等产出指标的影响。
....................................
2.2 理论基础
2.2.1 投资理论
在经过很多相关专家学者的不懈研究之后,投资理论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角并被后来学者慢慢完善,本文通过研究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分析影响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从而帮助新办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或新引进光伏项目的企业研究投资项目的选择和评估,分析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现将投资理论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以下四个阶段。
(1)以古典投资理论为标志
最初的古典投资理论将观点锁定为投资就是单纯的利率的相关函数,日常投资所需的资本和来源供给仅需通过利率的相关调整即可达到均衡。其中较为经典和认可的模型包含加速模型和弹性加速模型。1917年J.M.Clark提出了最初的加速模型,后来经过多位专家研究,古典投资理论的最核心观点也渐渐发生变化,他们认为是投资并非只是利率的相关函数产生的,而是根据投资的产出变化而变化的。1952年Chenery和1954年Koyck相继提出了古典投资理论的另一重要部分——弹性加速模型,和之前的加速模型不同的是,后者在意愿和实际资本存量之间的是否存在密切联系上更加突出。查阅相关文献可以总结出,古典投资理论是存在较大缺陷的,主要为:一是在大多数情形下,生产厂家是直接的借贷者,而不属于资本的直接租赁者;二是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没有进行长远考虑,忽略了之后投资带来的利润,排除了投资在较长周期的最佳选择。
(2)以新古典投资理论为标志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古典投资理论出现,主要以D.W.Jogenson等相关专家理论表现突出。理论中主要解释了在稳定状态下,投资的理想资本水平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当然新古典投资模型也存在较大缺陷,主要为投资者无法掌控最优投资水平,最优投资水平完全由给定的产出水平所决定,这些决定性结果是与当时的竞争环境存在较大矛盾的,而且如果在不间断的模型实证中,一旦出现产出水平突然发生上升或下降,将无法实时确定投资者的最优投资水平。
..............................
第三章 淄博市博山区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13
3.1 山东省淄博市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 13
3.1.1 山东省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 13
3.1.2 淄博市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 15
第四章 博山区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的静态与动态评价 ................... 19
4.1 指标体系构建 ................................. 19
4.2 基于DEA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益静态评价 .......................... 20
第五章 博山区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2
5.1 影响因素选取依据与涵义解释 .............................. 32
5.1.1 影响因素选取依据 ................................ 32
5.1.2 影响因素涵义解释 ...................................... 33
第五章 博山区农村光伏发电企业投资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影响因素选取依据与涵义解释
5.1.1 影响因素选取依据
贺剑雄(2012)等对光伏发电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光伏设备装机成本、年峰值日照小时数、企业贷款情况、光伏设备运营维护成本对投资效益具有重要影响。李秋平(2014)选取投资效益系数、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构建光伏企业投资效率评价体系。王婷(2016)对新能源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独立董事比例、管理层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比例、负债比例、商业信用比例、研发强度、现金持有量等因素对公司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高媛(2016)研究了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影响因素,指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长期负债比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公司规模具有显著影响。魏超(2017)将政府补助分解为补助拨款、奖励、税收等3方面因素,研究其对光伏公司投资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公司投资效益具有正向影响。张爱民(2017)指出上网电价、发电量变化、贷款利率、运营费用等因素都会对光伏发电项目收益形成影响。秦晓霞(2018)指出国家与地方补贴政策、建筑屋顶的可利用性、项目所在地环境、电力系统接入条件、厂区负荷与用能特点等因素都会对分布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造成影响。肖红(2018)认为政策因素、技术因素、运营因素都是影响光伏发电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李静(2020)实证分析了光伏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指出自由现金流、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对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综上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将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罗列,如表5.1。
投资分析论文参考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综上,本文以博山区30家企业为样本,基于其2020年到2023年的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入产出等方面的面板数据,对其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开展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DEA模型实现了对博山区企业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的静态评价。根据静态评价结果,博山区从2020年到2023年的农村光伏项目投资企业综合效益均值依次为0.943、0.938、0.919、0.937,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其中连续4年综合效益均为强有效的企业有11家,这意味着博山区培育出一批高质量的农村光伏项目投资企业。总的来看,拥有核心技术的农村光伏发电企业发展迅猛,而跟风企业则在光伏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落败,投资综合效益进一步下降,并且企业规模效益边际递减严重。
(2)基于Malmquist指数实现了对博山区企业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效益的动态评价。根据动态评价结果,从2020年到2023年,全要素生产率(TFP)均值为1.066,即其投资效益每年平均提升6.6%,这意味着博山区企业农村光伏发电项目整体投资效益平稳上升,其中2020年到2021年的TFP值为1.1063、2021年到2022年的TFP值为1.1234、2022年到2023年的TFP值为0.9683,这说明博山区企业在前两个阶段的整体投资效益上升明显,而在最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下降。结合博山区农村光伏发电行业现状,其农村光伏发电市场出现饱和,部分企业逐渐被淘汰;并且,光伏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企业技术要求较高,而博山区大多数农村光伏发电企业并非专营光伏产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往往会出现技术瓶颈,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突破。
(3)基于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博山区企业农村光伏项目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基于现有文献中的研究成果,结合博山区农村光伏项目投资企业的特点,以DEA模型计算得到的投资效益作为因变量,并基于Tobit模型开展投资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光伏技术研发强度、内部现金流、光伏净资产收益率、光伏业务收入增长率、光伏业务规模等5个变量对企业投资效益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光伏技术研发强度、内部现金流、光伏净资产收益率和光伏业务收入增长率,对博山区企业投资效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光伏业务发展规模,对博山区企业投资效益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