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财务管理 > 正文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以S集团

时间:2024-12-26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研究以S集团为案例,以识别为前提,深入分析了融资、投资、营运以及发展四个关键维度下的财务风险,采用了熵值法和改进后的功效系数方法来对集团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兴起,国内外的企业合并和重组活动逐渐增加,很多大型企业集团也随之产生,并构建起内部资本市场。该市场概念最初是由Alchian(1969)和Williamson(1975)两位提出的,在这之后相关方面的学术研究出现显著增加。通过文献整理发现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问题,其中一部分学者认为该市场的出现对企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融资效率,更好的适应变幻莫测的经济市场。然而,一些学者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可能存在过度投资、交叉补贴和利益输送等现象,导致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失效,从而引发财务风险,甚至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国有企业在政治属性和产权结构方面与一般企业集团存在差异。首先,国有企业集团不仅需要实现经济目标,还承担着政治责任,这使得它们无法完全以经济利润为目标来制定长期发展计划。其次,国有企业集团在产权结构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权不明确导致所有者“缺位”、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不匹配等。这些问题都会对内部资本市场的运作产生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规模庞大,以集团为最高形式,下设不同业务或不同职务的子公司,各个公司的控股股东不同、经营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其内部的资本调配也会通过其内部资本市场进行,但在资金利用方面可能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华晨集团、北大方正、永煤控股和紫光集团等知名的高评级国有企业,在建立内部资本市场之后,企业的收益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造成了财务风险增加的不良后果,更有甚者遭遇破产重组危机。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发展任重而道远。为了增强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助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研究为解决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的财务风险问题提供解决建议,实现集团健康可持续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怎么写
财务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文献综述
1.2.1内部资本市场相关研究
1.内部资本市场概念
内部资本市场这一学术术语首次出现在理论研究者的视野中是在1969年,Alchain在分析通用公司的成长经历时指出,在M型控股结构的大型企业集团中,不同部门为了促进本部门的发展会在企业内部开展资金竞争,而竞争的出现催生了企业内部资金市场的诞生[1]。随后,Williamson(1975)也指出该概念是指在大型公司内部,不同部门之间通过内部交易和资源配置来进行资金分配的一种机制[2]。Peyer(2001)对Williamson的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认为公司内部资源分配和资金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受到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不完全由内部资本市场来实现[3]。而Wulf(2009)认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不仅仅只能够对企业内部管理起作用,还能够促进企业的的融资效率,将企业内资金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物尽其用[4]。
由于我国的企业制度建立时间较晚,所以相应的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时间也较短,荣兆梓(1992)研究了U型、M型、H型三种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结果表明,M型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在资金分配使用上具有更大的自觉性。随着国内经济崛起,中国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34]。李艳荣(2007)提出,内部资本市场允许集团成员之间资源竞争,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35]。杨棉之、孙健、卢闯(2010)对国内的家族性质企业进行了研究,认为并购重组等行为重新配置了集团内部资本,有助于增强竞争力,以集团内部转移、内部借贷市场和内部股权市场等形式构成内部资本市场[36]。周传世和刘志远(2019)认为企业内部形成的资金流动和资本配置的场所,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并强调了内部资本市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37]。赵永恒(2023)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情况,将其定义为:集团企业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凭总部控制权筹集并重新配置资金。通过价格和权力配置资金,决策使用方向并收取资金成本,形成内部资本市场,特征是集中融资、统一配置,投向高回报率领域,融资成本优于外部市场[38]。
...............................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内部资本市场
1.内部资本市场的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发现不同资料对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定义不同,所以此次研究,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市场实际情况以及国外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如下定义:内部资本市场是与外部资本市场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企业集团将以资金为表现形式的内部资源进行归集、统分的一种资源配置机制。
2.内部资本市场功能
与外部资本市场相比,内部资本市场主要具备三个核心功能:第一,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有助于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内部资本市场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获取水平,降低信息传递成本,从而弥补外部资本市场信息不足的问题;第二,企业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具有提高企业融资效率的优势,通常而言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成员的融资能力的增强,具体是指受到的融资约束低于外部独立企业,二是借助内部资本市场集团化运作,能够通过配置内部资本减轻融资约束;第三,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来更好地配置资源。企业集团能够准确地获取成员间的信息,准确评估各成员或项目的经营效果和未来发展潜力,并能将资金从多余的成员中调配到运营效率较高的成员或项目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给。
.......................
2.2理论基础
2.2.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说明了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和可能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市场经济中出现了多种机制,这些机制可以帮助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市场效率,保护消费者权益。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方和卖方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合作,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也是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方法。对集团公司而言,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及流动性,这是由于资金的供需双方同在集团内部,可由集团统一调配资金,以此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2.2.2融资优序理论
融资优序理论是指企业在众多筹资方式之中应选择的筹资顺序和筹资规模。通过合理选择筹资方式的顺序,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内部融资作为企业优先选择的筹资方式,有助于降低风险和成本,保持企业独立性。债务融资则可以利用杠杆效应增加资本回报率,但需要注意控制债务比例,以避免债务风险。股权融资在企业需要大额资金支持,或者无法通过其他方式筹措足够资金时,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但权益分散会带来一定的管治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条件灵活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同时综合考虑成本、风险、控制权等因素,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融资效益和企业增长。内部资本市场的构建,促使资金在集团内部流动,使集团成员公司优先通过内部融资获得资金支持,当内部资本市场无法解决资金需求时,再通过外部市场寻求资金,从而形成内外市场的互补。
.............................
第3章 S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及财务风险识别 ............................. 18
3.1 集团简介及选取原因 ........................................... 18
3.2 内部资本市场搭建过程.......................................... 19
第4章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S集团财务风险评价 .................... 30 
4.1 内资本市场效率的测算及分析 ............................... 30
4.2 财务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 32
第5章 基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财务风险控制 ...................... 46
5.1 融资方面的风险控制 ......................... 46
5.1.1 优化资本结构 .................................. 46
5.1.2 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 46
第5章基于内部资本市场视角的财务风险控制
5.1融资方面的风险控制
5.1.1优化资本结构
集团企业借助债务融资可以享受到财务杠杆的优势,从而实现收益的增加。然而,高负债率的S集团明显是资本结构不合理,不仅无法利用杠杆带来的益处,反而将企业推向财务危机的边缘。S集团随着业务范围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有息负债务也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过去五年内,S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大致在77%左右波动,这一比例远高于59%的行业平均水平。若未来发生偿债能力不足的情况,集团或将面临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债务超过资产总值的风险。为了减少偿债风险,S集团必须调控负债比例,优化资本结构,管理负债水平,并努力降低资产负债率。同时,S集团在调整其财务结构时,应当重视长期贷款比例的优化和借款期限的合理安排,以及流动资金的充足配置,以避免债务到期集中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随着S集团对关联公司担保额度的增加,对担保总额和担保对象的严格审核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担保风险,还能防止因担保方违约引起的连锁风险。针对这一点,S集团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监控和风险评估,确保集团的财务稳定和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
财务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结论及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S集团为案例,以识别为前提,深入分析了融资、投资、营运以及发展四个关键维度下的财务风险,采用了熵值法和改进后的功效系数方法来对集团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于对S集团当前财务状况的具体分析,文中进一步提出了旨在降低财务风险、增强财务稳定性的具体策略和建议,旨在为类似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实现财务风险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通过分析S集团的财务指标发现,集团采取的在非核心业务领域多元化扩张战略,虽然构建了内部资本市场,增加了业务多样性,但同时也使得财务业绩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尤其在存货管理上的疏漏,导致了集团存货周转率相对行业水平偏低,影响了总资产周转率的稳定性,从而使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出现波动。特别是在2022年,S集团的成长能力出现明显下滑,面临资金流的紧张局面,这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对其未来的持续增长能力造成了不确定性影响。在资源配置上,尽管其在传统业务领域如水利施工、供水调水、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但在其他业务领域的盈利能力波动较大。企业的过度多元化且未能构建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增加了财务风险。虽然多元化策略是为了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但不相关领域的扩展增加了行业的进入难题和资源的过度分散。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