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
本文是一篇公司治理论文,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探讨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联系,以及这种关系的内在作用机制和可能的异质性影响因素。这对于企业战略的合理制定、内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以及预防和减少企业违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都迎来了更多未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违规行为随着上市公司不断发展而层出不穷。企业违规行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严重挑战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破坏市场信心,使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上市公司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国之重器”,频发的上市公司违规丑闻成为有害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疟疾之一,严重扰乱了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秩序,甚至足以撼动整个资本市场的根基。2023年2月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实施,这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里程碑。推行注册制,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反而要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强监管和注册制共同构成了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证监会落实严监管、强监管,对上市公司发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2023年沪深A股合计有近千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由监管机构出具的相关处分文件,违规类型主要包括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类违规和企业资本运作相关违规等。
证监会的严厉处理,表明其全面强化财务造假案件查处力度的决心以及肃清市场环境的信心。早在2001年政府相关部门就制定了《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对各类企业违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2020年新《证券法》的实施提升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新增投资者保护专章,强化信息披露要求等,体现了国家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的决心,加大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已经成了金融监管共识;2024年2月2月,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高质效履职办案典型案例》,其中提到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指出财务造假具有一定隐蔽性,要深挖犯罪线索,全面惩处涉上市公司违法犯罪,以法治之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尽管法律法规在打击企业违规行为方面不断完善,从早些年的“绿大地”欺诈发行,到近年来“瑞幸”财务造假,上市公司愿意铤而走险以处罚小成本搏取违规大利益,各种违规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从严从重打击企业违规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重大目标,探究财务违规影响因素,对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金融市场有序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会计领域、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公司治理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战略差异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章是绪论。该部分首先介绍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其次,介绍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最后总结归纳本文的或有创新。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该部分内容分为战略差异度相关研究与企业违规相关研究,相关研究具体包括:战略差异度的衡量方法、相关研究以及与企业违规的文献梳理;从微观、宏观层面分析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讨论其经济后果。最后对上述文献进行梳理并述评。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章阐述本文研究所基于的理论,并结合企业违规研究现状,论述了这些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在上述研究理论基础之上,紧接着阐明提出本文的主假设即假设1,接着阐明战略差异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假设。
第四章是研究设计。首先介绍样本数据的来源、数据期间以及样本选择,然后对模型涉及的战略差异度、企业违规行为等变量进行详细解释并说明选择依据,最后构建模型并对假设进行验证。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在本部分,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本文选取的样本数据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并以相关性分析描绘所有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其次,便是通过数据回归分析以检验本文的主要研究假设,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再次,进行了本文的中介效应检验,分别验证了风险承担水平和盈余管理在本文研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然后,则是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部分,采用了替换变量、缩小样本区间、解释变量滞后一期、高阶联合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检验方法;最后进行了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考察了管理层激励在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以及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考察战略差异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异质性影响。
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该部分首先对本文战略差异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相关分析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结论;并针对结论从政府层面与企业层面提出降低企业违规倾向、完善我国公司治理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最后总结本文研究中存在的可优化之处,以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指引与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战略差异度相关研究
一、企业战略分类方法及战略差异度概念
“战略”这一概念源自军事领域,后被多个经济、文化、商业、科学等多个领域借鉴,各领域之间相互交织彼此联系。企业战略相对于军事战略而言,并非以打败对方为目的,而更注重自身价值创造和资源整合。战略本质是对机会的取与舍,属于管理学范畴。战略理论发展至今有三大类型,十大学派,三大类型分别是说明类战略流派,描述类战略流派和结构类战略流派,每个战略理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交叉应用,或者在不同时期发挥各自效用。其中,说明类型战略流派应用最广,也最能在市场上站得住脚,是深入到企业业务层次并且产生直接商业设计价值,指导着企业管理发展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派。在十九世纪初,国外已熟知企业战略管理,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这是一种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战略计划方式。企业战略具有长远性的特点,是企业管理者在兼顾自身资源、行业趋势和宏观经济状况的下,为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有计划地在不同维度上优化资源配置的动态行动计划。
各个不同行业在发展成熟过程中会形成符合自身规律的战略模式(Meyer和Rowan,1977),这种一致的认识往往由行业内的一个典型的组织机构综合提出,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一开始是大范围信息在行业内进行交换,其次,形成专门组织机构,再次,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整合,最后,将信息在行业内进行推广传播,最后行业内达成一致。同行业不同企业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战略相似度高的企业,另一种是战略差异度高的企业(Deephouse,1999)。企业为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争取超额利润,借助自身优势选择偏离行业常规的战略,随之产生战略差异度。高收益与高风险通常并存,这类企业需要强大的资源作为支撑,企业需要的原材料等资源以及面向的客户群体也可能有所不同,可能会产生极端的业绩水平,合法性目标的实现也存在困难。而低战略差异度的企业彼此学习、效仿,虽然面临的风险较低,但由于选择与行业接近的战略模式,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需要面对抢夺原材料和客户资源的情况。综上可知,企业应在战略模式的选择上谨慎对待,在确保合理性和合法性目标的前提上充分发挥战略定位的积极作用。
.............................
第二节 企业违规行为相关研究
一、企业违规行为概念界定
企业违规是指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为获取不正当利益发生的偏离正确程序的越轨行为,这里的正确程序是指法律法规、各种监管文件或者交易规则等对企业的相关要求。企业违规主要类型包括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类违规和企业资本运作相关违规等。信息披露是众多违规行为中最常见的类型,具体来看,信息披露违规可分为误导性陈述、信息虚假记载、重大遗漏、未按规定披露四种。《证券法》本质上是一部信息披露法,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市场,它的存在无法离开信息披露,而投资者在资本环境中处于信息弱势的地位,为改善这一问题,上市公司要提高信息透明度,证监会要对上市公司增强其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内幕交易与信息披露密切相关,二者数量上也不相上下,都是资本市场一直难以摆脱的顽疾,实际控制人或者董监高等企业相关知情人利用非公开内幕信息优势进行相关交易来借机获取非法收益。还有一种可能是保密工作没做到位,导致内幕信息泄露出去,引发他人内幕交易。企业资本运作也极易引发违规,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处于提升市值的需求开展的与市场机构的合作,倘若以市值管理之名来进行市场操纵,这就偏离正道,走向违法违规道路。
二、企业违规的影响因素研究
董事会和监事会的选举得票率、召开频率、独立性等都对企业违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周泽将等(2022)研究发现,高选举得票率的董事具有更高的独立性与履职效率,董事对企业经营决策中违规操作的监管作用更强,更能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所以董事选举得票率能缓解企业违规问题。Salleh和Othman(2016)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打击公司欺诈的一大盾牌,从董事会属性角度分析,董事会召开频率越高,企业舞弊发生就越多,但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二元性对公司欺诈没有显著影响。易颜新等(2022)认为,不领薪的独立监事远离公司中的非正式组织,并且执行工作有一定的制度支持,所以独立监事有更高的独立性和更充分的动机来发挥监督作用缓解企业违规问题。梁上坤等(2020)借助断裂带理论提出,董事会断裂带使董事会内部信息流动性增加,内部关系也更加制衡,有助于在大量讨论下产出高质量决策,提高董事会监督能力,降低企业违规可能性。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15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15
一、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 ·························· 15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16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22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22
第二节 变量定义与说明 ·························· 22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26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26
一、描述性统计······························ 26
二、相关性分析······················· 27
第五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5-1列示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别列示了主要变量的均值、中位数、极大值、极小值和标准差。从表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企业违规(Vio_num)的平均值为0.153,标准差为0.352,即在 22647 个观测值中,约15.3%的样本存在违规行为并被稽查。关于解释变量战略差异度(DS)的结果中,DS的均值为0.606,标准差为0.290,最大值为1.808,说明我国较多数量的上市公司实施差异化战略,为自身创造减少竞争的安全空间来获取竞争优势。DS的均值与叶康涛(2014),王化成等(2017)的研究相比相差比较大,可能是因为本文研究数据样本量更大,而之前的研究样本集中在2001年至2013年且样本量较少。 说明近些年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对公司发展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战略设计中,越来越多企业倾向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采取非常规战略,获取竞争优势。盈余管理(DA)的均值为0.071,最小值为0.001,最大值为0.408,这表明我国企业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且公司间的盈余管理程度差异较大。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均值为0.029,标准差为0.032,最大值为和最小值分别为 1.363 和 0.021,不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具有较大差异。控制变量中标准差小于1的有Lev、ListAge、INST、Top1、ATO、Board、Cashflow、ROA,表明各企业的Lev、ListAge、INST、Top1、ATO、Board、Cashflow、ROA区别不大,而控制变量中仅有Size的标准差大于1,说明不同企业之间的Size区别较大。
公司治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选取了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借助战略管理、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以及有限理性决策等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战略差异度对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战略差异度越大,其发生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越高。战略差异度较高的企业往往承担更高的风险,这种风险承担可能导致企业更倾向于采取违规行为。首先,随着战略差异度的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上升,管理层更偏好于选择那些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这增加了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并导致企业面临更高的风险。在高风险承担水平下,管理者在权衡违规行为的潜在收益与风险时,可能会因为更强烈的违规动机而采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类违规和企业资本运作相关违规等行为,从而导致企业违规行为的增加。其次,战略差异度较大的企业往往伴随着更高程度的盈余管理,这也使得它们更倾向于违规。由于战略差异较大的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业绩波动,管理层可能出于个人职业发展和薪酬增长的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这种行为破坏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质量,使得外部投资者难以获得准确的企业信息,增加了企业价值的波动性,从而增加了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
在深入探讨差异化战略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时,本文特别考察了管理层薪酬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股权激励在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股权激励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激励管理层朝着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努力,反而增强了管理层对企业决策的控制,从而诱发了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了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因此,股权激励可能实际上加剧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违规行为的促进作用,提高了企业违规的风险。另一方面,薪酬激励在战略差异度与企业违规行为之间起到了负向的调节作用。相对于股权激励,薪酬激励更有效地约束了管理层的行为,减轻了战略差异度可能带来的企业违规倾向。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