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影响探讨

时间:2024-10-17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对智能化和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测算指标进行构建和选择,对各省发展现状进行测算,以及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已经逐步崛起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出口国。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经济结构的优化改革变得至关重要,其中,优化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际分工格局的不断深化过程中,中国的出口结构逐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尽管这些产品在技术层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遭遇一系列问题:加工贸易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依旧较高,出口产品中高能耗类型仍占有较大份额,且这些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普遍偏低,致使中国长期以来在国际产业链条中常局限于较低端的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促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优化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尽管如此,中国在将制造业出口向技术更高层次迈进的道路上,不得不面对两大严峻考验:首先在低端市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同时,由于人口红利与资源优势的减退,中国制造业正失去其劳动成本上的优势;其次在高端市场,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品牌和优质产品保持领先地位,牢牢掌握着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在国际规范的制定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此,对于如何改善和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研究确有意义。当前,探索中国制造业如何在出口方面实现技术结构的提升已成为一个亟待讨论的课题。
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开始向智能化方向转变。全球范围内,一场以工业化与信息化紧密融合为主导的工业技术革新正在兴起。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演变为驱动各国制造业高质量出口的新兴力量。美国出台《智能制造振兴计划》,日本提出建设“超智能社会”,德国通过“工业4.0”计划......主要发达国家通过“制造业回归”计划争先打造制造业智能化新模式,振兴本国中高端制造业。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鉴于当前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亟待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智能化正逐渐成为推动制造业出口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如何厘清智能化对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影响,探究其内在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便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智能化如何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并通过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累积两个视角,深入剖析其作用机制,为更有效地发挥智能化在提高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及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建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人工智能在经济层面的应用成为热议的焦点,智能化所引发的变革亦逐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尽管如此,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人工智能对劳动市场造成的冲击和对生产效能的增强等方面,同时对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也忽略了智能化这一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关注智能化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智能化如何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并探索优化这一影响的可能途径,同时对不同情境下的差异性进行探讨和验证,对于深化和拓展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现实意义
当前,全球经济下行伴随价值链调整凸显出提升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紧迫性。因此,将目光投向制造业智能化的进程,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构建多维度智能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代表性指标测算分析中国各地区(省)智能化以及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发展现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的结合,全面探索智能化如何作用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从而对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水平出口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2文献综述
2.1关于智能化的相关研究
2.1.1智能化内涵的界定
智能化的发展经历了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和智能制造三个阶段,智能制造为智能化的成熟阶段(李廉水,2019)。智能制造概念的首次提出可追溯至1988年,在《Manufacturing Intelligence》一书中,P.K.Wright和D.A.Bourne定义智能制造为一个自动化生产流程,其中包括了整合的知识工程方法、先进的制造软件解决方案以及机器人视觉系统,这些技术共同协作,无需人类直接参与,就能够让智能机器自主地执行制造任务。在工业4.0的浪潮推动下,新兴技术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处理和云计算的崛起极大地扩展了智能制造的边界。Helen Gill博士(2006)在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研究中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新观点,她从提升制造系统能力的视角出发,将智能制造视为一种集成计算机模拟人脑活动的制造模式。这种模式涵盖了信息的收集、分析、决策的制定以及决策的自动执行,目的在于减轻人的体力工作负担并扩展人的认知。根据Davis(2016)等人的研究,智能制造的核心目标是优化产品的制造与流通过程,通过采用尖端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来提升生产过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维度对智能化内涵作出了界定。在王喜文(2015)的论述中,其从制造活动的相互联系角度出发,将智能化理解为在企业内部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以实现高效运作,在企业之间推动“互联制造”以促进资源共享,以及在企业外部通过“数据制造”来拓展服务范围和价值创造。在韩江波(2017)的研究中,他从制造业的价值链角度出发,提出智能制造即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价值链各个部分,并打破了传统的界限划分。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原本由人工承担的体力工作正在被智能化技术所替代,这样不仅促进了制造业价值链的创新,还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在2019年的研究中,陈彦斌和林晨等学者将智能化视为信息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深度渗透。认为智能化促进了生产技术革新、生产流程优化以及管理决策效率的提升。
.....................
2.2关于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测算方法
出口产品技术结构(Technical Structure of Export)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水平,是出口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和生产率的综合指标。其衡量方法大致归结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按照贸易品分类。出口产品技术结构表现为一国不同技术水平产品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①。依据研究视角和标准的差异,不同学者和机构将出口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1994年的OECD报告将制造业出口产品按照研发投入的高低划分为四个层次:高科技、中高科技、中低端科技和低端科技。这一分类揭示了各国在国际市场上各类科技水平产品出口的比例情况。Lall于2000年基于技术含量,将SITC分类的237种产品细分为初级(PP)、资源型(RB)、低技术(LT)、中技术(MT)和高技术(HT)五类,考量了技术活动、学习效应、规模经济及市场准入壁垒等因素。
第二类为Hausmann等人在2005年提出的出口复杂度指数(EXPY),即通过分析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来评价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EXPY指数是通过将各国的人均GDP与各出口项目在整体出口中所占比例相结合来构建的,以前者为基础,以后者为权重,能够从国家、行业和商品三个层面来评估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水平。Michaely于1984年首次运用出口数据作为研发投入数据的替代创建了贸易专业化指数(TSI),即出口复杂度指数的雏形,为之后深入分析出口产品的复杂程度提供了理论支撑。
.......................
3 智能化影响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17
3.1 智能化影响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理论基础 .................... 17
3.1.1 技术差距理论 ......................... 17
3.1.2 内生增长理论 ............................ 17
4 中国各地区智能化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现状分析 .......... 23
4.1 中国各地区智能化现状....................... 23
4.1.1 智能化指数体系构建 .......................... 23
4.1.2 智能化指数测算结果 .......................... 24
5 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33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33
5.1.1 模型设定 ............................... 33
5.1.2 变量选取 ............................. 34
5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1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1.1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智能化如何影响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在此绘制2010至2022年期间中国各省智能化水平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散点图,并在图中添加了线性拟合趋势线,如图5.1所示。观察图中点的分布及趋势线的走向可以看出,智能化水平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之间似乎存在着正相关的线性关系。这一初步分析结果为假说1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尽管如此,为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仍需开展更严谨的实证分析来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设。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6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6.1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智能技术迅速崛起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急需进行转型提升的现实需求,基于省级层面面板数据研究智能化对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智能化和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测算指标进行构建和选择,对各省发展现状进行测算,以及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从现状分析情况看。中国各地区智能化和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水平在2010至2022年期间均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不同地区在这一进程中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具体表现为智能化在东部区域的发展水平远超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且在整体上形成了鲜明的空间梯度差异。尽管如此,该区域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年均增长率却落后于其他三个区域。
第二,从固定效应结果看。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智能化对于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替换变量的稳健性检验与两阶段工具变量的内生性检验确保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促进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优化,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出口,经济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从中介检验结果看。中介效应分析验证了智能化在推动出口产品技术结构优化方面的作用机制,具体体现在智能化可以通过增强技术溢出和加速人力资本的累积两个途径实现这一目标。技术溢出变量对提升制造业产品的技术结构产生了积极影响,这意味着智能化在促进技术溢出和扩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此改善出口产品技术结构;此外,人力资本积累同样显现出积极效应,说明智能化能够通过重塑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增强人力资本积累来促进出口产品技术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