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创业管理 > 正文

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探讨

时间:2024-05-04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将研究焦点指向创业学习。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深入探讨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连接,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心理弹性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宽松性这一环境因素对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创业心理弹性与创业意愿之间产生的权变影响。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创业是国家发展经济和稳定民生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的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业活动产生的诸多民营企业,能够激发市场活力,助力经济转型。同时,创业可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多,有效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民生福祉。大学生创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重点关注。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所发的贺电中就已经指出,全球都应该重视和支持青年创业。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大学生是创业的生力军。高校、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大学生创业难的问题,支持大学生投身到创业实践中去。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逐年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约为822万人,2020年增加至870多万人,同比增长5.8%。根据这一增长趋势,2022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有望达到970万人。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攀升激化了就业岗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为了以创业带就业,国家鼓励大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创业,以创新创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政策制度的激励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并未实现稳步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推算,2014年有将近3%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2017年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略有下降,为2.9%。到了2019年,这一数值下降至2.7%。创业意愿是创业行为前的意识形态[1],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增强他们的创业意愿至关重要。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提出创业学习是创业意愿的重要前因,创业学习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愿[2,3]。近年来,我国开始强调大学生接受创业学习的重要性,支持高校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将创业管理单列为新专业。2021年,教育部批准了12所学校对新增创业管理本科专业的申请。创业教育正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了深入了解创业学习和创业意愿的过程机制以及边界条件,需要明确国内外现有研究,发现众多文献中共性的内容,以此作为支撑本文研究的基础。通过系统的文献搜集、阅读和理解,可以了解到现有研究的设计、方法、模型、结果以及未来展望等。同时,在对当前文献的概括、整理、评价中发现目前研究的缺口,有助于形成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贡献,指导本文的研究思路、理论模型和变量测量。
(2)问卷调查法:通过梳理文献,为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创业心理弹性和环境宽松性选择成熟的测量工具。为了符合中国创业情景和本文的研究背景,邀请课题组成员、老师、语言专家对题项作适当本土化修改。通过小范围的试测,确认最终版问卷并大范围地向调查对象投放,从而收集实证研究所需数据。
(3)统计分析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可知众多学者已经对创业学习的影响因素以及创业意愿的前因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少有深入分析二者过程机制的研究,也很少考虑环境宽松性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需要提出相应假设以填补当前研究的空白。统计分析法可以检验本文的理论模型,主要采用spss26.0、Mplus7.4以及Amos21.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
..............................
第2章 文献综述
2.1创业学习相关研究
2.1.1创业学习的内涵
随着创业领域研究的日益深入,创业学习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受到了广泛关注。众多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对创业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不断丰富其内涵。Fischer等(1993)根据之前的研究,肯定了过往经验的积极意义,将创业学习定义为通过学习将有价值的经验应用于创业的过程[13]。Young和Sexton(1997)进一步丰富了创业学习的概念,认为创业学习是习得、储存和利用创业知识的过程[14]。Deakins和Freel(1998)则认为创业学习是创业者为了提升企业战略能力和网络能力、总结经验、避免认知失误、获取资源和招募外来成员而进行学习的过程[15]。
随后,学者们从创业学习的动机、环境、主体等角度进一步拓展了创业学习的内涵。Politis(2005)从促使创业学习这一行为产生的动机出发,将创业学习概括为一种为了获得利于创业和维持企业经营的知识、为了掌握识别创业机遇的能力和为了克服创业中所遇到的困难的持续过程[16]。随后,Holcomb等(2009)从经验和认知视角考察了环境因素,认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创业学习指个体通过经验以直观推断的思维方式更新自身认知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17]。部分学者对创业学习的界定从“个人——群体”的角度出发。Voudouris等(2011)从群体角度入手,认为在高新技术领域,创业学习是一个由个体引发,最终促使整个机构学习的个体——群体化过程[18]。Funken等(2020)指出创业学习不仅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团队行为[19]。Magnani和Zucchella(2021)以11家公司为案例,在研究国际创业机遇时,将创业学习分为个人和公司两个层面[20]。Khurana和Dutta(2021)在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创业学习不但是创业者的个人行为,还是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在进行的团队学习行为[21]。
..........................
2.2创业自我效能相关研究
2.2.1创业自我效能的内涵
自我效能最初由Bandura提出。Bandura(1994)将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人对自己能力能否胜任某种任务的判断和感受[46]。在创业研究领域,学者们多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去理解创业自我效能的内涵。该理论中的感知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代表着个人判断实施某种行为的难易[47]。感知行为控制和自我效能在概念上十分相近。因此,有学者将创业自我效能定义为创业者在创业时体现出的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和自信的程度[48]。由于研究者们切入的视角不一,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定义有略微的不同。
Boyd和Volzikis(1994)从身份认同角度出发,提出创业自我效能指的是个人相信自身有足够的能力去从事创业活动的信念强度,这基于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创业自我效能决定着企业家是否愿意为创业事业付出不懈的努力[49]。有学者将认为创业自我效能看作是个人对自身能力能否完成创业任务的信念[48,50]。Schmitt等(2018)则将创业自我效能概括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自身能否成功执行创业任务的信念[51]。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26
3.1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26
3.2 研究假设 .................................... 28 
第4章 研究设计 ..................................... 34
4.1 研究对象 .................................... 34
4.2 问卷设计 .......................... 35
第5章 假设检验 .............................. 40
5.1相关性分析 ........................ 40
5.2 主效应检验 ................................... 41
第5章 假设检验
5.1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利用spss26.0软件分析创业学习、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创业心理弹性、环境宽松性以及各控制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而检验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否,相关程度的强弱、相关方向的正负。表5-1显示了相关性分析的结果。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从表5-1可知,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 (r=0.442, p<0.01) , 与创业自我效能 (r=0.252, p<0.01) 以及创业心理弹性 (r=0.362, p<0.01) 显著正相关;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 (r=0.384, p<0.01) ;创业心理弹性与创业意愿显著正相关 (r=0.484, p<0.01) 。在明确变量间的相关性后,为了精确检验第三章所提出的诸多研究假设,接下来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首先,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得到支持。这和Nabi等(2016)和刘加凤(2017)等学者的结论相符[5,8]。这表明学界普遍认同的创业学习对创业意愿的培养作用是成立的,尽管会有一些特例存在[7]。Pittaway和Cope(2007)对创业教育的结果展开了系统性地研究,指出了创业教育对个体创业意愿的正向作用[134]。创业学习通过认知学习、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三种方式培养个体,提升他们创业能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们的内心,使他们的意识状态逐渐向创业者转变,学会以企业家的身份思考问题,产生创业意愿[17,22,38,39]。
其次,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学习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假设2得到支持。这和Gielnik等(2017)和Zhao等(2005)等学者的结论相符[33,63]。假设1已经证实创业学习会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代表着创业者对自身创业能力的信心,创业学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72]。创业学习为个体提供了创业的经验、替代学习的机会和实践平台等有利条件,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身能力,尤其是感知判断力[63]。这意味着接受过创业学习的个体能更准确的预知风险,进而以充分的准备应对挑战。有研究指出经验对创业自我效能提升的重要性,早期有过创业经历更利于个体创业意愿的形成[17,70]。创业学习中的经验学习使个体收获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行业认知,显著提高了创业自我效能,进而更准确的判断自身创业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创业意愿,拥有高创业自我效能的个体将不确定性看作是创业的机遇,迸发出强烈的创业意愿[78]。因此,创业学习可以提高个体的认知力、风险评估、经验获得、社交网络、自控力和机会感知等技能。接受了系统的创业学习后,个体产生了更高的创业自我效能,更容易产生创业意愿,接受创业挑战。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