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企业管理 > 正文

工间微休息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探讨

时间:2023-03-02 来源:www.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次研究的问卷采取自评的测量方式,数据来源依赖自我报告,因此,对于共同方法偏差造成的干扰无法完全排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通过实验加问卷、引入第三方相关者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或者使用相关的专业仪器来辅助测量的方式,以获得更加客观准确的指标数据。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目前,长期在快节奏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已经成了诸多行业从业者的日常,“996”、“007”的工作制在企业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国家统计局的公布信息显示,截止到2021年10月,我国就业人员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长为47.8小时,也就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作日内员工需要工作9.56个小时。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员工十分容易产生疲倦感,进而影响其在正常工作中的表现[1]。工作投入形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正向积极的状态,工作投入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测员工工作表现的好坏,而且往往与工作绩效休戚相关,是组织行为学领域中关键的研究变量。有学者指出,对于员工而言,想要保持工作投入的状态,重视由休闲活动所带来的个人资源是十分有必要的[2]。也有研究证实,在非工作情境下,参加休闲活动通过阻止资源流失与补充新的资源能够促进提升员工的工作投入。但是,一方面,长期在快节奏中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已变成了很多工作者的家常便饭,员工的压力和工作时间在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各种电子通讯设备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让工作任务的开展越来越不受时空的局限。对于员工而言,工作向非工作的渗透在不断地加深,在非工作时间开展的休闲活动变得越来越有限。“以人为本”,企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员工是众多资源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往往起着关键作用,但无论是工作压力的加重还是工作时长的延长,对于员工持续保持有效的工作投入都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
1.2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研究目标
本文旨在构建并验证工间微休息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以努力恢复模型与资源保存理论为主要的理论支撑,构建相关理论模型,验证工间微休息对工作投入的直接影响,并探讨恢复体验和正念在其中的作用,以期进一步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促进员工工作投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对策建议。
1.2.2研究内容
(1)工间微休息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构建基于对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的回顾梳理,对工间微休息、恢复体验、工作投入、正念进行概念界定,综合运用努力-恢复模型、资源保存理论,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现实情况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工间微休息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模型。
(2)理论模型的验证
在目前已有的成熟量表基础之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目标调整各变量量表题项,形成调查问卷。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问卷发放,收集研究所需的调查数据。在获取到相关数据后通过数据筛选保留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综合使用SPSS26.0与AMOS 26.0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数据开展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相关分析以及研究假设检验。具体地,通过层次回归,检验了工间微休息-恢复体验-工作投入的主效应,通过层次回归与Boostrap分析检验了恢复体验在工间微休息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及正念在工间微休息-恢复体验-工作投入这一影响机制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
(3)企业管理对策与建议
基于本研究的结论,为企业了解工间微休息的积极效应,帮助员工提升恢复体验及工作投入水平提供了对策,为员工在工作间隙开展短暂的休息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员工有效地从休息中获得恢复体验,从而不影响后续的工作状态,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提供了建议。
................................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努力-恢复模型
恢复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生理学领域,Meijman和Mulder(1998)在生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努力-恢复模型,假设应对工作中的种种要求需要个体付出相应的努力,在付出努力的过程中个体的资源会被消耗,从而使得个体在生理上会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速、疲倦等适应性生理反应[9]。该模型认为在为满足工作而支付努力后,员工利用一些休息活动能够起到减小并消除这些类似的身心反应的作用,从而使个体的身心系统能够恢复到原先的基准水平,但是如果员工的恢复过程被打断或者无法进行下去时就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其支付的努力就要比本需要应对这些工作所需支付的努力要多,可能会给员工带来压力、倦怠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
根据努力-恢复模型,想要实现恢复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个体能够断开与工作任务或者是类似的要求之间的连接。工间微休息作为员工在工作间隙进行的一种无关工作任务的活动,刚好为员工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帮助员工暂时地从工作中脱离出来,使得员工在工作期间被征用的功能系统不再被调用。相应地一些功能系统也就获得了调节的机会,适应性身心反应能够因此有所改善,疲劳、倦怠等状况得到缓解,那么在投入下一轮的工作时,员工也就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
2.2文献综述
2.2.1工间微休息
(1)工间微休息的概念
工间微休息最早来源于“micro-break”一词,Henning等(1989)使用它来形容员工在工作间隙进行的短期的、自主的、非官方的停歇时间[19],但当时对工间微休息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延承工间微休息这一说法,McLean等(2001)对其的定义为企业官方事先规划的让员工进行休息的时间[20],企业采取这一行动的目的在于避免员工因为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累积成为生理上的创伤。如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作硬件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员工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使得工作非结构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员工自身对于完成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工间微休息的概念相应地也发生了一些改变。Kim等(2017)将工间微先休息视为员工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21],即员工在开展工作间隙自己发起的、短期的、无关乎工作事务的、非官方的休息活动。国内学者聂琦等(2020)整合不同学者的观点,将工间微休息定义为一种持续时间较短的、无关乎完成工作要求的工作场所中的能量管理策略,同时,无论是企业事先规划在内的(如工间操、下午茶等)还是员工自觉、自发开展的活动(如舒展活动、浏览网页等)都包含在其中。
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
第三章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23
3.1研究假设.................................23
3.1.1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23
3.1.2工间微休息与恢复体验.......................24
第四章研究设计.............................29
4.1变量界定.............................29
4.2问卷设计.................................29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34
5.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34
5.2信效度分析........................................35
第五章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平台来收集数据,最终共收集问卷408份,剔除掉填写时间过短、填写的答案明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问卷主体部分的答项全部相同以及答项的分布是一组数字重复循环)的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66份,有效率为89.7%,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获得的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5.1所示:在性别方面,女性略多于男性;在年龄方面,大部分属于25-35岁的人群,少部分属于35岁以上的人群;在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为此次调查的主要人群;在工作年限上,以工作时常为5年以下的为主;在工作岗位方面,普通员工与管理者基本各占一半,普通员工略多于管理者;在单位性质上,国有企业与私营及民营企业的居多;在行业方面,各行业均有分布,分布较为均匀。可见,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符合了随机调查的要求。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1)工间微休息对工作投入具有正向影响。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工间微休息对工作投入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效应分析结果也表明,工间微休息对于工作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越高水平的工间微休息会促进越高水平的工作投入。该结论与相关研究中的结论一致,工间微休息让员工暂时地切断与工作任务的接触,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消耗的身心资源能够得到恢复,作为一种能量管理策略,帮助员工有充足的资源能够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因此,在工作间隙进行适当的休息活动,会对提升员工后续的工作投入有所帮助
(2)恢复体验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本文通过中介效应分析验证了工间微休息对恢复体验的正向影响,以及恢复体验对工作投入的正向影响,结果表明恢复体验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Bootstrap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工间微休息对恢复体验的直接效应显著,因此恢复体验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说明,员工在工作间隙进行的休息活动会通过改善其恢复体验进而促进员工的工作投入水平。
(3)正念作为一种个人特质在工间微休息与恢复体验、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调节了恢复体验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
通过多层次回归及Boostrap分析,正念作为一种个人特质在工间微休息与恢复体验之间、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即员工的正念水平越高,工间微休息越容易带来良好的恢复体验,越容易促进其工作投入水平。该结论表明,员工如果有较高的正念水平,即能够有目的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同时对当下的经验保持好奇、开放、接受的态度,那么便更容易从休息中获得恢复,以及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正念对于恢复体验在工间微休息与工作投入之间的中介效应也存在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表明正念水平越高,工间微休息经由恢复体验对员工的工作投入产生的正向影响就越强。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