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 > 正文

输入型通货膨胀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时间:2022-10-04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本文通过AD-AS模型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输入型通货膨胀会对一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干扰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大部分发达经济体为促进经济复苏,大量地实施了非常规性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为资本市场上带来了大量充裕的货币流动性。以当时美国实施的货币政策为例,从美联储加息开始至前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完成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已较危机爆发前增长超过了四倍,达到四点五万亿美元。随着美国经济的逐步企稳回升,美联储逐渐启动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正常化进程,而随着美国货币政策实施正常化的逐步深入,世界其他各发达国家也逐渐启动了货币政策实施的正常化进程。不过,在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的扩散,各国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世界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发达国家为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推动经济在疫情中复苏,再次采用大规模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向全球资本市场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导致流动性过剩。还是以美国为例,至2021年6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超八万亿美元,创历史记录。
国际金融论文怎么写
发达国家的经济刺激行为导致:一是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引发本国的通货膨胀,且不断向发展中国家传导,从中国的情况看,中国多年来保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特别是在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发生了负增长,但中国确仍然维持正增速,而且还维持着百分之八的高位增速,由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吸引了大批的国外资本流入中国,使得我国的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面临上涨的压力;二是以原油和铁矿石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而后疫情时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除了主要西方经济体实行量化宽松乱发货币的因素外,还受到疫情冲击下全球大宗商品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均衡的影响。
1.2文献综述
1.2.1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是否可以最终影响和调控实际的宏观经济变量,在经济学界任然存在争议。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确定,主要从这样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货币政策调控能否影响真实的产出,如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第二,货币政策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真实宏观经济变量的,即货币政策的各传导渠道,如利率传导、汇率传导、信用传导等的各种渠道,以及货币政策是怎样利用各种中介变量影响总需要的,总需求包括了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等。第三,货币政策当局是否可以顺利的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如物价平稳、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
1.2.1.1货币政策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争议
古典学派主张经济自由,认为市场出清,工资、价格具有弹性,市场机制完全有效,政府不应该进行任何干预。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萨伊(1803)提出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产出总能被市场需求所消化,生产总是保持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因此货币政策调节只能改变价格水平,不能影响实际产出,货币是中性的。
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认为古典学派的理论无法解释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古典学派主张市场出清、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受到了挑战。凯恩斯(1936)在其《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凯斯认为在短期内经济状况由总需求决定。有效需求指的是人们愿意且能够的需求。凯恩斯认为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资本边际效率下降等原因,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因此需要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进行调节,主张政府干预。同时凯恩斯也提出了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自发的吸收,因此他认为货币政策是非中性的,但是作用有限。
第2章输入型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指是指由外部经济因素传导到一国国内后对该国货币供给、利率、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等多种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输入型通货膨胀只发生于开放经济体系中。
外部经济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货币因素,根据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认为输入型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即由于各国货币超发,使得货币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产量的增长速度,货币超发使得资本在国际间流动,资本流入一国会使得该国的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由此导致物价上涨。二是总需求因素,由于一国的总需求扩张导致的物价上涨。三是贸易因素,按照小国开放经济通货膨胀模型,全球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会直接促进了一国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的上升,进而间接促进到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
2.1.2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在经济学界历来争议较大,货币政策是否有效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基础。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货币政策调控能否影响真实的产出,如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第二,货币政策是通过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变量的,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各种中介变量影响总需求的各个部分。第三,货币政策当局是否能够如愿的达到货币政策预期的一些最终的目标,如保持物价总体平稳、经济发展、充分的就业以及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等。
2.2输入型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传输渠道
学者们对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研究主要划分为两个渠道,即国际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入渠道。
2.2.1国际贸易渠道
由于全球大宗产品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国内生产制造等部门产品的综合成本的上升,造成原材料价格成本的快速上涨,从而直接推动了整体物价水平涨幅的快速增长,导致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会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一方面,根据AD-AS模型,生产成本的上升会导致生产企业降低产品供给,抑制了生产利润的正常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导致的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也会直接引起其他工业品要素的相对价格上涨,如PPI上升。PPI上涨又会传导至大众消费品市场,使得大众消费品价格上涨,即CPI上涨。国际贸易渠道主要影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2.2.2资本流动渠道
国外超发货币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实际增长远远高于实际产出的增长,由此将导致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外国央行超量发行货币会导致外国货币相对于本国货币汇率的大幅贬值,本国货币升值的预期也会导致大量的国外的资金流入国内,这些资金包括直接投资和热钱。
这些资金流入一国国内,会使得一国的外汇储备增加,进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国内的货币供应量。
资本大量流入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一方面,资本流入生产端,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容易获取资金,并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资本流入资产端,使得各种资产的价格上升。
由上述理论分析可知,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两传输渠道道对产出的影响是呈现出负方向的交叉效应。
第3章输入型通货膨胀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现实分析.....................22
3.1货币学派视角下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的特征事实........................22
3.2凯恩斯学派视角下我国面临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的特征事实........................23
第4章实证研究.........................................32
4.1数据选取及说明...................................32
4.2研究方法设计................................33
第5章研究结论及建议..................................48
5.1研究结论...................................48
5.2政策建议.............................50
第4章实证研究
4.1数据选取及说明
本章将分别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及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影响:一方面是要考虑到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具体影响,并以此来进一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效果受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因素影响的程度。货币政策的实施的中介目标变量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利率,本文主要选择了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商业银行间的七天同业拆借利率-R作为确定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的中介目标变量。二则是要考察输入型通货膨胀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四个主要最终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发展、物价总体平稳、充分就业的实现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中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在于要维护币值的稳定,即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二是汇率的稳定,并由此来带动经济发展。所以本文章主要选取了我国物价水平变动与经济增长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本文中所选的变量指标主要是包括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的传输渠道变量指标以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三个方面。具体地而言,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从数量型指标和价格型指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分别选取货币的供给量—M2和商业银行间的七天同业拆借利率—R;输入型通货膨胀的传输渠道变量包括了国际贸易变量和资本流动变量;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选取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其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选取路透CRB商品指数—CRB,跨境资本流动指标是利用外汇占款S代替,由于GDP数据不是按月份进行统计,经济同比增长的变量也可用当月规模及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IVA作为一个代替变量,物价水平数据是基于同比CPI和PPI计算得到。以上数据均采用当月同比增长率的形式,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至2021年7月,对IVA、CPI、PPI进行季节调整,由于IVA缺少个别月份数据,本文利用EviewS10.软件中的插值法将其补全。数据来源为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锐思数据库和英为财情。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
第5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5.1研究结论
自从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中国开始逐步地加入了全球市场经济体系,对外开放的程度也一直在提高。外部的冲击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也是越来越明显。2008年爆发的第三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再次遭受重挫。经济危机爆发过后,西方一些国家的货币当局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回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非常规性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新兴市场流动性泛滥。发达国家滥发货币的行为造成的全球性通货膨胀,使得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2020年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病毒在世界各地的肆虐,给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重大打击。在后疫情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继续上演着类似的戏码,实行了非常规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发行货币。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疫管理政策,疫情控制效果在世界上领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疫情的动态化清零。无论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表现突出。由于中国的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流入。由于各国的乱发货币行为,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同样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
输入型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外部冲击,其冲击会对宏观经济变量造成影响,并且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形成干扰,具体来看,一方面是干扰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包括数量型中介指标—货币供给和价格型中介指标—利率;另一方面干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