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时间:2021-11-09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使用的是联合国商品外贸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2011-2019 年中国对五个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外销外贸数据,并将外销外贸规模标准、外销外贸构架标准和外销外贸竞争力标准列入到了出口贸易发展水平模型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个国家的农产品外销的发展水平。

1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理论分析

1.1 互补性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然而,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什么?
理论证实国际贸易过程的第一次尝试可以追溯到十五至十八世纪,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理论出现和发展。重商主义者只认为出口在经济上是合理的。重商主义思想基于世界财富的局限性,这主要与黄金和白银的数量有关。因此,与这些想法相对应的贸易政策旨在解除出口和进口买卖的任何限制,因为它们有助于从该国出口资金。这项政策促成了资金的涌入,其积累形式是储蓄。
重商主义①者认为,交易中的一些参与者(出口商)的经济利益变成了其他人(进口商)的经济损害。在俄罗斯,彼得一世②遵循了这一政策,他鼓励俄罗斯工业和货物出口,包括通过高进口关税,向国内垄断者分配特权。
1.1.1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 斯密(Adam Smith)在《民族资本的结构和因素分析》一书中,绝对优势论第一次在该书中阐明。此书于一七七六年发行,从发行开始该方法论已渐渐为人们所接纳,并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现实世界中,史密斯认为:一个国家的文明史环境、自然环境、气侯和土壤在该国制造某种类型的商品中有着某种优势,而某种商品在某种行业中有着优势,而这种便是劳动制造率的制造。差别的因素和国际职能。劳动制造率差别的存在使一个国家只能制造其精于的一部分商品,并在适应国内要求的条件下与其它国家互换过多的商品。商品利用此种无约束互换能够为各方创造利益。通常,假如一个国家在制造某种类型的商品时比其它国家有着更高的劳动制造率或更低的总成本,则意味着该国在此种类型的商品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反之为完全的弱势。因为有这样的完全优势,使得该国能够向别的国家出口这类产品。而之所以要从别的国家进口某类产品,这是由于此国在制造此类商品方面完全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所有国家都应集中精力制造和贸易有着完全优势的商品,同时进口有着完全弱势的商品。这样进行贸易的结果将比自己自足更加有利。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尽管有力地说明了一部分贸易产生的原因,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解释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与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均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
...................................

1.2 竞争性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是竞争性分析的理论依据,各国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分工并互相开展贸易,对增加资源强化分配有益处,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从而增加国家的福利。除了要素禀赋对每个国家的对比优势引发作用以外,还有很多因素(如地缘因素、科技、政治关系和经济贸易政策等)都会影响双边比较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相应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强弱决定着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变化及贸易发展趋势。分析贸易的竞争性目的在于研究双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明确具有优势及劣势的农产品类别,做到趋利避害加强优势和避免劣势,建设双边外贸将有助于充分利用彼此的对比优势,有效分配正确资源,深化每个国家国农产品外贸,增强农产品竞争能力使利益得到最优化,进而推动双边外贸的稳定、健康发展。
对于贸易竞争性的研究主要是比较各自的竞争优势,文献中较多的采用多种贸易指数来衡量,如利用净贸易指数来分析出口与进口的两面因素,但这种方式却忽略了政府关系、关税措施及非关税措施对出口的影响,不能客观反映某产品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综合了进口与出口两个因素,表示一国进出口差额与总额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某一产业部门相对竞争优势指标之一,但此测算方法过于强调进出口差的作用大小,忽略进出口额本身实际量的大小,导致结果不具有客观性。出口相似度指数用来反映一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演变及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特性,但未考虑不同规模的国家以及贸易失衡等因素对结果客观性的影响。显性对比优势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商品或行业在全球消费市场上的竞争力的常见标准之一。通过期数值大小可以知道该国家拥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具体产业由此推断其比较优势大小,但局限性在于未能考虑产业内贸易较多的国家间贸易形式以及忽视进口贸易的作用大小,由于该指数能够打破各种理论假定条件的约束,在实际研究中具有可操作性,因而常常用来分析比较优势以及竞争优势。相对贸易优势指数综合进出口将其作为整体产出分析,同时将进口因素考虑在内测算出口优势,避免产生重复计算同时修正相关的不足。
.................................

2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2.1 贸易规模
在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农产品外贸中,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外贸比例最高,其次是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排在最后两位。同时,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所占的比重还在逐步增大,由 2011 年的 16.98%上升到 2019 年的 34.19%,其中出口从 55.74%下降到 46.88%。而在 2016 年之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比重结束了之前的波动,开始了稳定的增长,由 14.15%涨到了 2019 年的 34.39%;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贸易比重有所下降,从 2011 年最高的 71.17%下降到 2019 年的 40.27%,其中出口同样也呈轻微下降趋势。经历了 2015 到 2016 的下降,2016 年到 2017 年又迎来了上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国际经贸占比上升,2011 年为 6.96%,2019 年增加为 18.35%,其中出口比重由 22.68%上升到 31.08%,而在 2016 年之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外贸比例先升后降。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外贸以及土库曼斯坦的农产品外贸相对较小,波动很小。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贸易从 2011 年的 1.38%上涨到 2019 年的3.84%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贸易从 3.51%上涨到 3.34%,两国都在 2017 年之后经历了贸易额的增长,在 2019 年更是增长到了两位数的占比;不过中国对该两国的出口情况不尽相同,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出口从 2011 年到 2016 年有所下降,然后从 2009 年的 2.31%上涨到 3.26% ;而中国对塔吉克斯坦出口的情况则相反,从2011 年到 1.47%增加到 2016 年的 4.44%,后又下降到 2019 年的 2.91%。
由上面的分析可见,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大多分布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但是这样的大势之下贸易也在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主要市场的占比有下降趋势,最初的小型消费市场如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显示出了强有力的增长态势。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各个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也不一样,总体来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占比都上涨了,但是个别国家也有波动的情况。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未来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是否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这有待更加丰富的数据来研究证明。
表 2-1 2011-2019 年中国对中亚五国外销农产品的规模 单位:万美元
表 2-1 2011-2019 年中国对中亚五国外销农产品的规模 单位:万美元
.....................................

2.2 市场结构
中国对中亚五国的农产品外销构型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地域始终是中国最高的农产品外销国。在 2011-2019 年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产品外销占中国对五个中亚国家农产品外销的比重约为 40%-50%。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外销始终占中国对五个中亚国家农业外销的 90%以上,这表明中国需强化对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农业外销。中亚五国的中国农产品进口消费市场的构型更加不平衡;乌兹别克斯坦始终是中国在中亚的最高农产品进口国,乌兹别克斯坦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占中亚五国从进口中国外销的农产品总的 80%以上。
表 2-3 2011-2019 年中国向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比重
表 2-3 2011-2019 年中国向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比重
如表 2.3 所示,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向中亚最大的农产品外销国,其次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后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耳其三国。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业外销占近 80%,其中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外销占近 50%。可以推知,中国对中亚五个国家的农产品外销消费市场构造是显而易见的;从垂直角度看,农产品外销是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外销,这一比例稳步增加;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外销比例在下滑,波动中;对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和乌克兰的外销比例在上涨。
...............................

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17
3.1 贸易互补性的测算公式.............................................. 19
3.2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总体分析........................................... 22
3.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各国家分析.................................. 23
4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影响因素........................................... 31
4.1 农业资源禀赋......................................... 32
.2 农业生产技术............................. 33
4.3 需求规模与需求结构........................................ 34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37
5.1 结论............................................ 37
5.2.1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禀赋......................................... 37
5.2.2 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38

4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影响因素

4.1 农业资源禀赋
中亚的外围和内陆地区是常见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少,达 700 毫米,温度变动大,年平均日照时间大于 2,000 小时,光热资源丰厚,农牧业发展气候条件优渥。中亚具有宽阔的土地面积,具有 3,241 万公顷耕亩和 2.5 亿公顷草坡,相当于中国的 25%的耕亩和 63%的草原。土地资源丰厚,总人口密度低,它有着土地大,总人口稀少的特性,并有着进行农牧业制造的能力。土地资源环境好,因此农牧业制造资源的丰富以早作农牧业居多。
在全球研究中分析了许多区域,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和生产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在农场一级采取的措施部分抵消甚至消除:例如,通过加强作物管理办法(特别是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和增加耕地;然而,与不考虑气候变化的基本情况相比,预计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业生产减少。对世界不同地区的不均衡影响导致其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的变化。预计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将增加进口,而对农业影响不那么负面甚至有利的地区预计将增加出口。
表 4-18 2012-2017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
表 4-18 2012-2017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使用的是联合国商品外贸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2011-2019 年中国对五个中亚国家的农产品外销外贸数据,并将外销外贸规模标准、外销外贸构架标准和外销外贸竞争力标准列入到了出口贸易发展水平模型中,详细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个国家的农产品外销的发展水平。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整体来看中国对中亚出口农产品的互补性较弱,而中国对其进口农产品的互补性较强,从农产品贸易细分类别看,中国对哈国互补性最高的产品有三种,对吉国的互补性最高的产品有三种,对塔国在谷物和编制制品上的互补性最高,对乌国在谷物制品的互补性最高,对土国农产品互补性不高。
今天的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是高水平的,其特点是稳定的,没有重大问题和矛盾,是真正睦邻富邻的典范。鉴于中亚地区各国在经济发展与安全方面的利益契合,中亚国家应积极响应提出长期发展规划。此外,中国对中亚的政策细微而谨慎,强调不进行政治干预,而是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该地区全面稳定持续发展,这种方式也成为了中亚国家建立外交外贸关系更具吸引力的模式。中亚和中国在地理上也密切相关:好邻居胜于远亲。中国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农业对外合作,实施农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水平,中亚地区对这种做法持支持的态度。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