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创业管理 > 正文

创业伦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探讨—企业可见性的调节作用

时间:2021-05-26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基于新创企业内部伦理架构视角度量创业伦理,研究新创企业内部的两种伦理架构:内隐式伦理与外显式伦理分别以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创业生存绩效与创业可持续成长绩效。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本文将企业可见性纳入研究框架,研究了企业可见性在创业伦理与创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创业能够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创新以及提升社会活力。自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来,我国兴起了“大众创业”的热潮,创业人群扩展到了广大人民,新创企业为我国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振兴实体经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然而,在蓬勃发展的背后,由于更大的生存压力和对创业成功的渴望,使得新创企业出现了更多的伦理问题。假货泛滥、不当竞争、变相裁员等负面报道笼罩着新创企业。虽然遵循伦理道德能够为成熟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已被学者所熟知,但在创业情境下,这一结论可能并不适用。新创企业面临着与成熟企业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和相对放松的监管,寻租贿赂等投机行为反而可能会帮助企业获得稀缺资源,进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先通过违反伦理道德进行原始资本积累,后期再进行“洗白”,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创企业走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似乎对新创企业而言,伦理道德成为了奢侈品,遵循伦理就意味着放弃利益。那么企业是否应当在创业期重视伦理管理和进行伦理管理投入,以及如何进行伦理管理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以往传统的商业伦理理论可能无法适用于创业情境,有必要对创业期企业的伦理问题展开独立研究,创业伦理应运而生。创业伦理指的是创业过程中所秉持的合理或者可接受的规范[1]。现有的创业伦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问题模糊不清,结论甚至相互矛盾[2]。尤其是有关创业伦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议。一些研究认为新创企业重视企业伦理和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可能并无好处,甚至产生不利影响。李华晶(2014)认为新创企业制定完善的伦理政策并不能带来显著的影响[2]。Wang(2012)研究认为新创企业存在“新颖性”缺陷,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较低,这会削弱新创企业通过社会责任实践获得收益的可能性,且社会责任实践可能会分散企业核心业务的注意力,因此不利于创业绩效[3]。然而,与此相反,一些研究则表明,创业伦理有利于创业绩效的提升。Ahmad(2012)研究发现,新创企业实施伦理实践和社会责任行为能够提高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而正向影响创业绩效[4]。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创业伦理与创业绩效的理论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与创业者进行交流、发放问卷等方式,对创业伦理与创业绩效进行理论研究。首先,对创业伦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回顾,包括创业伦理的独特性,新创企业伦理架构的概念维度与测量,内隐式伦理与外显式伦理在新创企业内部实施的现状。其次,对创业绩效的研究现状、度量方式与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搭建本文的研究基础。
第二,创业伦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从新创企业内部的伦理架构的视角度量创业伦理,研究企业内部的两种伦理架构:内隐式伦理与外显式伦理分别及其交互作用对创业生存绩效与创业可持续成长绩效的影响。在相关理论和现实情景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新创企业伦理管理提供参考。
第三,探究制度因素—企业可见性在伦理与绩效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弥补以往商业伦理的相关研究中忽略制度因素的理论不足。基于此,从制度视角为政府、媒体、行业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引导新创企业重视伦理并促进新创企业良性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1.2.2 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搭建研究基础。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创业伦理、创业绩效、企业可见性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理清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研究不足。奠定了本文研究问题、概念界定、研究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实证分析数据。根据文献研究的研究成果,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本研究的研究变量进行问卷设计,并在调研团队的支持下完成问卷的预调研和修改。随后进行大规模的问卷发放和回收。调研对象选择、抽样方法、样本数量均采用科学严谨的调查标准。
最后,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用到的方法是描述性统计分析、信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对各个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

2 文献综述

2.1 创业伦理
最早提出创业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McClelland,他认为创业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和更加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这就使得创业情境下伦理问题变得更加特殊[10]。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学者们开始逐渐关注创业与伦理的融合,创业伦理逐渐兴起[11]。一些基于创业视角的研究提出将伦理纳入创业研究的必要性,Jones(2009)认为伦理特征是描述创业者形象的重要概念,能更好的反映创业者的形象[12]。Vallaster(2019)认为创业与伦理是不同层次的概念,研究两者的融合有助于推进创业研究[13]。一些研究则基于伦理视角认为当前关于商业伦理的研究多集中于大企业或成熟企,对新企业和中小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很有必要[14]。
虽然创业与伦理融合的必要性已经被学者们广泛接受和研究,但由于该问题与成熟企业的商业伦理研究相比更加复杂和特殊,使得创业伦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11]。创业伦理也并没有在创业研究中处于重要位置,引起学者们的广泛探讨。虽然尚有较多问题亟待明晰,但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创业伦理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基础。以往研究多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一是个体层面,即创业者层面,研究创业者的伦理特性与伦理困境。其二是基于组织层面,即新创企业层面,研究新创企业伦理实践对创业的影响以及新创企业伦理氛围的形成。
图 3.1 伦理实践产生过程
图 3.1 伦理实践产生过程
....................

2.2 创业绩效
随着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学者们发现以往针对大型企业的绩效研究较难贴切得描述新创企业的经营水平。因此,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领域的学者对创业绩效进行概念定义并构建相关理论,创业绩效成为创业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2.2.1 创业绩效的内涵
当前领域内大多将创业绩效作为结果变量进行研究,将其视为新创企业经营一段时间后的结果,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主要基于绩效理论,但创业绩效的内涵并未达成一致,还需进一步探讨。一些学者认为创业绩效是新创企业运营成果的反映。例如,Venkatraman 等(1996)提出创业绩效包括财务绩效、事业绩效和组织绩效,是体现企业运营成果的综合性指标[34]。Nneka(2015)认为创业绩效反映了创业者经营企业的成就和产出结果[35],张君立(2008)认为创业绩效是创业者为了实现创业目标进行创业工作后获得的能够反映新创企业成长的结果[36]。还有学者认为创业绩效是一种能力,Hayton(2003)提出创业绩效是企业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体现[37]。文亮(2010)认为创业绩效是衡量创业成功的标准,他同样认为创业绩效是一种能力[38]。
2.2.2 创业绩效的测度
当前领域内学者们基于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创业绩效的测度方法,这些观点尚未达成统一。从创业绩效的评价方法来看,主要包括客观法和主观法两种,客观评价法是使用企业客观的统计数据进行测量,例如企业的财务指标以及市场增长率等非财务指标,客观评价法的优势在于更具有可信度和说服力,但数据的测量体系可能与研究的目的不够贴合,进而产生一定的偏差。主观评价法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员工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的主观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虽然能够更好的搭建评价体系,但是说服力稍差,且会因为数据收集过程和被测评人的认知带来一定的偏差。但是,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客观资料收集相对困难,因此,很多学者对主观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研究。Zahra(1996)用创业者对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净利润等指标的满意度来衡量创业绩效[39]。Wall(2004)研究发现就财务绩效而言,主观评价法甚至比客观法具有更好的效度[40]。因此,创业绩效的评价方法不能过于局限,强调主客观方法的灵活运用。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5
3.1 内涵界定与维度划分................................... 15
3.2 创业伦理对创业生存绩效的影响................................ 17
4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24
4.1 研究方法与问卷设计.............................. 24
4.1.1 研究方法的确定.................... 24
4.1.2 问卷设计............................... 24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29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9
5.2 信效度分析与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2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问卷调查的企业基本信息和研究涉及到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包括新创企业规模、企业成立年限、企业所处行业、创业伦理、创业绩效和企业可见性等变量,了解样本的基本分布情况能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1) 企业规模的统计
企业规模能够通过员工人数进行反映,从表 5.1 可知,本次所调查的新创企业的员工人数。
表 5.1 企业规模
表 5.1 企业规模
...........................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商业伦理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但在创业情境下伦理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关于创业伦理是否有利于创业绩效,相关研究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基于创业伦理的理论争议,主要探讨了两个研究问题,首先,创业伦理是否有利于创业绩效,其次,制度因素如何影响创业伦理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本文基于新创企业内部伦理架构视角度量创业伦理,研究新创企业内部的两种伦理架构:内隐式伦理与外显式伦理分别以及其交互作用如何影响创业生存绩效与创业可持续成长绩效。为解决第二个问题,本文将企业可见性纳入研究框架,研究了企业可见性在创业伦理与创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获得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
运用 SPSS21.0 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创业伦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的特点,创业伦理不利于创业生存绩效,但有利于提升创业可持续成长绩效。即创业期企业在实施伦理管理是具有一定的劣势,不利于短期生存,但长远来看,创业伦理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这一结论既体现了创业期企业伦理管理的特点,又与以往研究中商业伦理能促进企业成长的结论相一致,突破了创业伦理“好”与“坏”的单一认知,全面的考察了创业伦理对创业绩效的影响。(2)企业可见性正向调节创业伦理与创业绩效间的关系,高企业可见性抑制了创业伦理对创业生存绩效的负向影响,加强了创业伦理对创业可持续成长绩效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应证了良好制度环境的有效性,发掘了更多让企业伦理发挥效益的因素。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