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1-04-20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国家政策层面以及企业自身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人民币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人民币国家职能到国际货币职能的转化加快,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性不可避免进一步加强,这对国内企业如何稳定出口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从中国加入 WTO 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呈现出“超常规”的繁荣态势。如图 1-1 所示,中国的出口总额从 2000 年的 2490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24870亿美元,总体增长了近 10 倍,年平均增长约为 50%。在此期间,作为中国经济发展驱动力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贸易的高速增长也加重了中国的对外依存度,国际形势的频繁变化极大的影响着中国贸易出口增长边际。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反全球化浪潮导致的外部宏观基本面持续恶化给中国企业出口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与不确定性,中国出口总额和出口增速急速下滑,2009 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仅为 1202 亿美元,首次出现负增长,出口增速急剧下滑至-16.01%。随后,国际社会逐渐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恢复过来,2009 年至 2014 年间,中国的贸易出口额一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但出口增速却在逐渐下滑。由于国际外需低迷,国际经济总体复苏乏力,2015 年和 2016 年中国的贸易增速分别为-2.94%和-7.73%,全球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进一步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增长。
因此,“稳外贸,促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下的一个重要目标。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出口国特征(Osnago et al., 2015)、出口产品类型(Hessand Persson, 2011)、企业特征(G rg et al., 201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Handley,2014)等视角切入,考察这些因素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相比之下,鲜有学者从汇率波动的角度切入,对企业出口稳定性进行研究。事实上,在国际贸易体系中,除了贸易争端与贸易壁垒等常规贸易风险以外,汇率波动也是一个难以规避的外生不确定性因素。
图 1-1 中国 2000-2018 年期间出口总额和出口增速
.............................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研究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对现有的研究成果的梳理,主要包括企业出口稳定性和汇率波动与企业出口行为关系两个方面,目前汇率变动与企业出口行为一直是研究热点,但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差异,研究结论并未形成一致,且相关研究尚未有从汇率波动的视角来探讨企业的出口稳定性,这也给本文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因此,本文通过匹配2000-2007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季度数据,构建并测算了本文的汇率波动和企业出口稳定性,并通过文献的进一步梳理计算了国家特征、企业特征以及产品特征层面的控制变量,为进一步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汇率波动加剧会抑制企业的出口稳定性。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结论对国家政策层面以及企业自身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具体来讲,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绪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中国的贸易现状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率不断加剧的现实背景下,如何解决“稳外贸,促出口”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然后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确定了研究框架,同时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与不足,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为本文的写作方向提供了文献支撑。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本文从现有的理论层面对研究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影响机制分析,并提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本文首先说明了数据的来源与处理过程,然后构建和测算本文的核心指标如企业出口稳定性和汇率波动,并进一步设立了本文的计量回归模型。
第五章,实证结果分析。本文通过相关和指标和设立的模型,对汇率波动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从产品、企业和地域维度做了异质性讨论。最后是稳健性检验,分别通过对被解释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的重新测算以及更换模型的设立两方面做了稳健性检验,这也进一步表明前面的基准实证回归结果的是稳健可靠的。
第六章,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总结了实证研究的相关结论,并从国家政策和企业自身两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出口稳定性的相关研究
关于出口稳定性的相关研究,国外研究的较早且较为全面。最早起源于Besede  and Prusa(2006a)的研究,他们认为传统贸易理论解决了贸易条件和贸易对象的问题,而对于贸易关系持续的解释往往不尽人意。因此开创性的定义了贸易持续时间(Duration of trade)的概念来研究贸易稳定性,拓展了对于企业出口的动态选择的研究——“企业出口能保持多久?”。在定义中,Besede  and Prusa(2006a)指出贸易持续时间(Duration of trade)是贸易关系另一种视角的衡量,指的是一国从开始到停止向另一国出口或出口某一产品的时间长度,从进入该国市场开始直至退出或中断即为其贸易持续时间(Duration of trade)。同年,Besede and Prusa(2006b)利用搜索成本模型(Search cost model),研究了美国的进口贸易的持续情况,他发现美国的进口贸易产品异质性问题突出,且稳定性普遍较差,存续时间较短,中位数仅为 2 至 4 年(Besede  and Prusa, 2003)。Hess andPersson(2011)研究了 1962 年至 2006 年期间欧盟 15 国对 140 个国家进口的详细数据,结果表明欧盟从其他地区的进口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中位数仅为 1 年。此外,来自德国的贸易数据同样表明,大部分贸易关系仅存在少数几年,通常只有 1 至 3 年(Nitsch, 2009)。Paul et al.(2009)则关注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运用了 1985-2005 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细分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研究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较短,其中位值仅为 1 至 2 年,仅有不到 33%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出口贸易持续时间可以超过 5 年。此外,Besede and Blyde(2010)重点分析了拉丁美洲的 SITC- 4 位数出口数据,研究发现拉丁美洲地区企业出口持续期也非常短,分别比欧盟、东亚和美国低 5%、6%和 11%。从大多数文献的研究结果来看,出口企业在集约边际和扩张边际上面临着较差的稳定性(Gábor Békés andBalázs Murak zy, 2012;Hess and Persson, 2011;Nitsch, 2009)。
..................

2.2 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企业出口的稳定性?国内外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国外关于企业出口稳定性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Besede and Prusa(2003)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国家政策会对贸易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宽松的国家政策能有力的提高双边的贸易持续期。并且,处于技术领导型地位的国家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较长。Nitsch(2009)经验检验了从 1995 年到 2005 年德国在 HS8 位产品级别上的贸易持续时间,结果表明贸易的标准“重力”决定因素不仅会影响贸易价值,还会影响贸易持续时间。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与双方国家的经济规模密切相关,且经济规模越大的国家出口能持续更长久的时间。同时,对于贸易目的地而言,难以预知的政策不确定性、文化差异、地理距离等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都是影响双边贸易稳定的重要壁垒(Osnago et al., 2015)。此外,Besede  and Prusa(2011)进一步阐述了另一个影响贸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即国别的进入成本;如果一个国家能在出口贸易中最初的几年生存下来,那么在将来的长久一段时间内能保持稳定的贸易流向。进入成本越低的一方,倾向于保持更高的贸易稳定性。另外,随着 Melitz(2003)等对企业贸易异质性的开创性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微观层面的企业贸易特征。Besede  and Reichert(2009)采用了 Cox 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了印度的公司级数据集,发现企业的经营年限与出口稳定性负相关;Fu and Wu(2014)对中国制造业贸易数据研究表明,出口企业的规模越大,生产率越高,越可能保持着更长的出口时间;进一步扩展的研究显示,出口企业的外国所有权比例与出口的持续时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具体表现为外国所有权较高的企业保持着较高的出口持续时间(Besede  andReichert, 2009;Fu and Wu, 2014)。Hess and Persson(2011)、Chen and Wei-Chih(2011)、Besede  and Prusa(2006b)、Fert  and Soós(2009)等研究均表明,产品多样化与出口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同质性产品相比,多样化产品能持续长久的出口时间。
..............................

3 理论分析与基本假设...................................13
3.1 新新贸易理论的解释...................................13
3.2 汇率传递理论.........................14
4 研究设计...............................19
4.1 数据来源和处理.................................19
4.2 核心指标的构建和测算.........................19
5 实证结果分析...................................29
5.1 基础回归结果及分析.........................29
5.2 稳健性检验............................32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基础回归结果及分析
表 5-1 给出了模型估计的初步回归结果,均对年份进行了固定,并在企业-产品-目的地三维层面进行了稳健标准误的聚类回归。其中第(1)列的基础回归中显示了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第(2)、(3)、(4)列分别显示了依次加入了国家特征、企业特征以及产品特征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从(1)、(2)、(3)、(4)列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汇率波动(cv)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始终显著为负,这表明汇率波动性的加强会显著削弱企业的出口稳定性;主要原因在于当汇率性波动增强时,企业面临的汇率不确定性加强,这种汇率不确定性让企业在汇率波动中有可能获利亦有可能遭受较大的损失,实质上是一种实物期权价值(Bloom et al., 2007)。当汇率不确定性加剧时,提高了实际期权的价值,企业通常会采取较为保守的出口策略即延迟出口或暂停出口行为,等待汇率波动性减弱再重新启动出口行为来避免遭受汇率波动性加剧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表 5-1 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本文通过匹配 2000-2007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构建汇率波动性与企业出口稳定性衡量指标,探究了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稳定性的影响,并从产品特征、企业特征和地域特征异质性拓展了相关研究。本文的结论如下:
特征事实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中位数和均值分别仅为 1 个季度和 2.88 个季度,企业出口片段中 56.3%的比例中只持续了一个季度,且连续超过 3 个季度的出口片段比例仅为 7.58%,这表明中国企业出口稳定性较差。
实证研究显示,汇率波动对企业的出口稳定性影响显著为负,即汇率波动越大双边贸易关系越不稳定,企业的出口稳定性越差。
考虑异质性分析,分产品类别和企业特征检验了异质性结果。在面临汇率波动冲击时,企业内部产品会出现分化,发生产品间的蚕食效应,即核心产品能保持较好的出口稳定性,而边缘产品的出口稳定性较差,在汇率波动加剧时企业更趋向于生产并出口其核心产品,而逐渐中断边缘产品的出口,直至退出。同时在不同经济类别的产品中,汇率波动对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出口稳定性影响较大,对中间品的影响较小。企业特征差异在面临同样的汇率波动时也会进行分化,要素生产率越高、规模越大以及利润水平越高的企业所遭受的冲击水平会降低,其出口稳定性遭受汇率波动的冲击会减缓,而保持着更高的出口稳定性;而出口产品种类数越多以及企业年龄越老的企业在面临同样水平的汇率波动的冲击所遭受的冲击会增加,而降低其出口稳定性。同时,企业的出口稳定性呈现显著的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企业表现显著,易受汇率波动性的影响,而中西部表现不显著。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