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时间:2020-07-26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整理 2002-2018 年间中国对美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分析了中美文化创意产品整体贸易状况,结合 GL 指数、MIIT 指数等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分析了两国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同时通过构建产业内贸易指数模型对影响两国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美两国文化创意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来看,贸易总额在 2002-2018 年间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对美国文创产品出口始终占据压倒性优势,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主导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总体趋势,而进口额虽占比较小,但仍保持增长。从贸易结构来看,中美双方进出口的文创产品存在商品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文创产品中,以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的产品为主,包括设计类、工艺品类等,另一方面,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中以具有高技术密集度的产品:视听类、出版类、新媒体类产品为主。商品结构的不平衡表明中国在全球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待提升,而贸易规模的扩大则意味着中美两国仍是彼此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贸易市场。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科技领域持续创新,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领域的不断变化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同时,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出现不但是对国际贸易模式的有力补充,并且逐渐成为了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新取向。产业内贸易是指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中发生的进出口,也称为重叠贸易。与传统产业间贸易相对比而言,产业内贸易能够以更高的水平来反映一个贸易国的生产能力,除此之外,它的贸易结果能够为贸易双方带来更大的利益。当今,随着产业内贸易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其理论模型也随之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其中,静态 GL 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MIIT)、垂直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VIIT)和水平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HIIT)等都是较为经典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等特有性质,这使它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先驱和贸易大国的美国在全球文化创意贸易中一直保持着较为强劲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以及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驱动方面保持着优势。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金融资本等资源使用过于单一化且具有不可逆性,导致我国资源优势逐步褪色,而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内容资本等可循环使用资源,渐渐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图 3-1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双边贸易总额趋势图(单位:百万美元)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以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为主体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内贸易相关的既有文献,对产业内贸易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之后从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和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获得 2002 至 2018 年中美两国双边文化创意产品进出口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双边总体贸易趋势以及贸易结构,并对产业内贸易的各项指标进行测算,包括整体和分类别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 GLt和 GLi、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 MIITt和 MIITi、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HIIT 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VIIT。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各项因素进行分类查找,并通过 Stata 15.0 软件对影响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的效应。最后,依照实证分析结果,针对如何提高中美双边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1.2.2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梳理文献来获得资料,对文化创意产品和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现状和方法等进行全面、正确地了解。
(2)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挖掘两国间的贸易潜力,为研究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提供依据。
(3)实证分析法
本文拟采用产业内贸易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世界银行、美国商务局、国家统计局官网等提取样本数据,并使用 Stata 15.0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获得分析结果。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指出,在两国贸易中,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只有这样两国才能从商品交易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李嘉图在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时,是基于劳动这个仅有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这与当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背景息息相关;而在赫克希尔-俄林所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中,不仅将前提假设从 2-2-1 模型拓展到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类生产要素的 2-2-2 模型(即双要素生产模型),而且将生产要素的密集度与一国整体的收入福利水平和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机结合。因此,要素禀赋理论对于研究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不同,以及对于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水平和经济利益具有更高的理论研究基础价值。
但该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其假设条件忽视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动态变化,而更多地关注这些影响因素的静态形式。要素禀赋理论将两国消费者相同的需求偏好和相同的生产函数作为基本假设,而现实情况中,发生贸易的双方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较大的消费者需求偏好,同时存在因技术水平差距而发生的生产能力差异化。另外多要素投入生产以及各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国际形势变化也是影响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条件,由此来看,要素禀赋理论并不能很完善地解释现代工业化国家间的国际贸易现象。
..........................
2.2  文献综述
2.2.1  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2.2.1.1 文化创意产品相关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最初的形成与发展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过程,以其独特性、高附加值、增长速度快等特点,逐渐成为经济形势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性选择之一。被誉为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2006)在《创意经济》中提到了英国创意产品的出口,他指出,由于诸如版权、专利、商标和设计等产品均属于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因此这些经济部门都可作为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1]。UNCTAD 曾在 2008 年发布《创意经济报告》,这份报告第一次分析了全球每个国家的创意产品贸易数据,不仅包括各个国家或经济体创意产品的贸易发展状况,还包含国际范围中创意产业各行业领域内的贸易发展状况。
就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的角度而言,世界各国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尚未构成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例如,英国作为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将其定义为以创意作为核心价值,更多地看重创意和技能,而创意产品作为创意产业的载体,主要包含广告作品,计算机服务业相关产品,音乐表演作品,设计产品等,涵盖范围较为广泛。而美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当于“版权业”,二者在实质上具有相似性,其更看重文化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性,主要包括影视作品、艺术博物馆、表演业、媒体行业和音响唱片业等,强调创意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韩国政府十分看重文化创意产业,包括游戏产业、动漫作品、演出、文物、音响制品等,根据地区特色的不同,其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也不同。日本以“内容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代名词,以发展动漫产业为核心,以设计类产品、音像制品、计算机服务业产品、表演艺术品等作为文化创意产品。
由上述内容可知,各国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界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国对于文化创意产品以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UNCTAD)的定义与分类标准为准,该标准以 HS2007 中的细分产品代码,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 7 大类和 25 小类,具体产品分类如下表所示:
表 2-1 文化创意产品类别及数量
.................................

3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 15
3.1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的双边贸易现状 ........................................ 15
3.1.1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双边贸易额 .................................... 15
3.1.2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双边贸易结构 ................................ 15
4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5
4.1  影响因素数据说明及预测 ............................................... 35
4.1.1 影响因素数据选取及说明 ................................. 35
4.1.2 解释变量符号及预测 ................................... 37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3
5.1  结论 ............................... 53
5.2  促进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54

4  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影响因素数据说明及预测
4.1.1 影响因素数据选取及说明
(1)人均收入差异(pgdp)
按照林德的重叠需求理论,两国需求结构中重叠部分,取决于两国人均收入水平是否接近,若人居收入水平较为接近,则彼此贸易空间就越大,有利于促进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生,同时降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本文采用中美两国人均 GDP差异来表示需求结构差异,通过中国与美国人均 GDP 相减后获得,为避免差值符号影响,在模型估计中对各差值的绝对值取对数,之后为差值为负的对数结果补填负号。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 Database,单位为美元。
(2)中美双边对外直接投资(FDIcu & FDIuc)
本文选取中国对美国 FDI 流出及美国对中国 FDI 流入两个指标,考量双边对外直接投资对双方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符号分别为 FDIcu和 FDIuc。一方面,中国对美国文化创意产品的直接投资某种程度上会造成进口压力过大,投资体量较小,对产业内贸易发展造成阻碍;另一方面,从规模经济角度来说,中国吸收大量来自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提升产业内贸易水平,但同时不能忽略专业化分工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负面影响。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及美国传统基金会,单位为百万美元。
(3)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gexp)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以往国内外学者通常选用霍夫斯泰德文化差异指数来衡量两国文化差异,但查询数据显示中国与美国近 16 年来 culd 指数保持不变,因此采用我国文化体育与传媒财政支出作为文化层面度量指标,表示政府在文化、文物、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支出,涉及范围包含但不仅限于文化产业,用以反映国家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支持程度。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单位为亿元。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本文通过整理 2002-2018 年间中国对美国文化创意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额,分析了中美文化创意产品整体贸易状况,结合 GL 指数、MIIT 指数等产业内贸易测量指标分析了两国文化创意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现状,同时通过构建产业内贸易指数模型对影响两国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做出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中美两国文化创意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来看,贸易总额在 2002-2018 年间呈整体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对美国文创产品出口始终占据压倒性优势,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主导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总体趋势,而进口额虽占比较小,但仍保持增长。从贸易结构来看,中美双方进出口的文创产品存在商品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文创产品中,以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的产品为主,包括设计类、工艺品类等,另一方面,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中以具有高技术密集度的产品:视听类、出版类、新媒体类产品为主。商品结构的不平衡表明中国在全球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有待提升,而贸易规模的扩大则意味着中美两国仍是彼此文化创意产品的主要贸易市场。
(2)就中美两国文化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来看,总体静态产业内贸易指数 GLt上升趋势较不明显,两国文化创意产品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发展空间还很大。而从动态 MIIT 指数来看,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个别年份相对较高,体现为较为显著的产业内贸易,其余时段均以低水平产业内贸易或产业间贸易为主。进一步细分产品类别后发现,视听类、出版类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其余产品在大多数年份仍保持较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从 HIIT 和 VIIT 指数测算结果来看,大多数年份体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形式,细分产品类别之后的结果同样表明中美文化创意产品不论是从水平型还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角度来说都保持着较低水平,且多数产品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形式,只有设计类产品在一些年份表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说明生产能力差异化导致的国际分工差距仍是中美文化创意产品贸易的主要问题,我国在两国产业内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