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东非共同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时间:2020-03-07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通过博弈分析、经典宏微观经济学的局部和一般均衡分析、回归分析及引力模型等方法对东非共同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发展和经济效应进行了论述,并对相关三个假说做了检验,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结论: (1)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形成与快速发展是该关税同盟组织内部成员国政府间,各国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以及对外贸易中与几个贸易大国间,这几重博弈影响叠加的结果。之所以选择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唯一的贸易调节策略,是因为它在这几重博弈中都属于占优策略。此外,凭借其合法、隐蔽、低政治经济成本、弱保护、可预见等特性,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步取代关税壁垒及其他传统非关税壁垒,在东共体的贸易发展和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正在经历一个充满悖论的十字路口:引领全球化走势的几个大国陷入贸易摩擦升级的艰难博弈,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将贸易霸权主义和唯美国利益至上的单边主义政策发挥到极致,绕开甚至架空世贸组织的多边谈判与争议裁决机制,转向采取单独与主要国家谈判确定贸易规则的囚徒困境策略,从而赚取短期利益,使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付出沉重代价。这种逆全球化趋势最鲜明的表现就是:武断的关税制裁和贸易禁令的频频使用,同时激发传统的非关税壁垒,诸如配额许可证、反倾销、反补贴等在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中大行其道。然而,在道路的另一端,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进一步融入全球化体系,学习并尝试从多边贸易框架内获得更多贸易利益。这种趋势的表现就是:曾经极高的关税壁垒被不断减让,以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等正当理由建立起来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得到快速且全面的建立。非洲国家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进入 21 世纪以来,非洲国家通过不断地加深区域与国际协作,使整体关税水平得到显著降低。2019 年 5 月 30 日见证了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CFTA)的诞生,使非洲 44 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飞跃了一个台阶。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形成了一个覆盖 10 亿人口、拥有 2 万亿美元 GDP 的非洲单一市场1。与此同时,中非贸易进一步深化,中非论坛合作框架带来双赢格局,“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深根开花,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都不遗余力地减免非洲贫困国家进口产品的关税实施单方面的减免,一个在贸易上更加开放的非洲正在为全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动力。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东共体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并进一步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在贸易中的复杂效应与其背后的博弈,从而思考东共体经验对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可以概括为:  先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特点和理论结合东共体国家的相关制度现状提出一些假说,然后通过经典理论模型定性分析东共体扩大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动机和经济效应,并通过对代表国贸易数据的计算和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回归分析,实证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在贸易中扮演的角色。最后,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合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实现贸易利益最大化的策略。 本文研究内容具体可以分成以下章节:
第一章:  绪论。  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论述路线。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基础文献综述。  界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评述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提出的原则及意义,分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形成背后的贸易政策理论,然后综述国内外学者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与形成原因。研究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相关政策理论、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研究其形成的原因逻辑。以此为基础,提出之后章节重点分析的三点假说。
第四章: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均衡理论分析。运用经典宏微观经济学的供给-需求曲线模型和贸易条件曲线模型对东共体(小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
第五章: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  在东共体贸易数据和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数据基础上,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不同产业贸易的影响。
第六章: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启示。借鉴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得失,研究我国如何能在 WTO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框架下合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促进贸易的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 
...............................

第二章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义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于 1995 年 1 月 1 日开始执行(与 WTO 同时诞生),其主要目的是规范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定,防止其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阻碍”。通过整理《协议》相关条款,可以如下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为 TBT  )是指一国或地区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保证提高产品质量为由,通过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强制性(技术法规)或非强制性(标准)地限定商品进入该国所需具有的特性的一种贸易限制措施。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对 TBT 的定义非常中性,并提出了 TBT 设立的五大原则:非歧视原则、避免不必要贸易阻拦原则、国际标准应用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支持和特别对待原则及透明公开原则,并在协议条款中明确定义了 TBT 所涉及的“不必要的贸易阻碍”,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往来中,这些顶层设计原则的执行具有很大难度,相关解读也容易被某些国家的政策扭曲,例如,《协议》在阐述“不必要的贸易阻碍”时采用了一个中介标准,即“合理性目标”(《协议》第 2.2 条)4,该目标允许一国使用模糊的“国家安全”作为制定阻碍贸易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础(“例外条款”),而《协定》对“国家安全”做更详细的解释,欧美国家便在该漏洞上大做文章,严重阻碍中国通讯设备的出口。大量技术性贸易壁垒构成了对贸易事实上的阻碍。这些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原则的技术法规、标准与合格评定程序具有极高的隐蔽性与灵活性(这也是对《协议》透明性原则的违背),造成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量和贸易条件的损失。所以,有必要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根据《协议》的原则,区分为两类:符合《协议》的合理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和违背《协议》原则的不合理技术性贸易壁垒,前者对于贸易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后者则具有扭曲贸易的负面经济效应。问题在于,WTO TBT 委员会记录的通报及相关文件并未对这两类 TBT 进行区分。这从侧面体现了不合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隐蔽性,也为区别分析这两种 TBT 的经济效应造成了不小的挑战。
...............................

2.2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贸易政策理论基础
2.2.1  保护贸易政策理论
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组贸易干预政策的组合,旨在抑制进口并促进出口。一般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此政策的动机主要是保护本国落后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蚕食,保护垄断利益或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在 20 世纪 70 年代新贸易保护主义在欧美兴起前,关税(Tariff)一直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主要保护贸易手段。关税之所以最早得到重视,是因为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可操作性强,非常容易测算,并且在资本主义成熟发展的时代,适时迎合了贸易保护主义保护国内产业的诉求,精确地限制进口和促进出口,同时带来可观的收入。然而,随着二战后 GATT的建立以及后来 20 年的贸易自由化浪潮,关税成为众矢之的,逐步被各种关税协定和普惠制等措施所限制。新贸易保护主义便是在关税式微以及西方国家经济衰退滞涨的背景下兴起的。不同于传统保护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转向非关税壁垒(NTMs)来实现抑制进口,促进出口的目的。发展到今天,非关税壁垒已经达到 3000 多种,而其中逐渐成为主流的便是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局部均衡分析,可以比较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等额关税的经济效应。  假设某国供求曲线如图 3-1。  P0 为初始国内价格,在 P0 时,国家总需求量是 OF,国内生产能供应 OE,EF 的缺口靠进口国外产品。该国政府征收 P1-P0 的关税 t,价格上涨到 P1,进口量从 EF 下降到 LK。此时,政府的关税收入为(t+u+v), r 为国内生产商剩余,消费者剩余损失(r+s+t+u+v+w),福利效应为-(s+t+u+v+w)。此时,假设该商品有一个批次被检查出不符合标准被退回(无法过海关)。于是进口量进一步缩小到 MN,国内价格上涨到 P2。该 TBT 导致政府关税下降到 u,损失了(t+v),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了 i,整个净福利损失增加了(j+h+z),大于关税造成的福利损失,国内厂商是最大受益者,因此,在发达国家,国内垄断厂商容易形成游说集团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政府增加 TBT 的设置。
图 2-1  某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关税福利效应比较
.............................

第三章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现状与形成原因 ........... 33
3.1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现状和表现形式 ................................. 33
3.1.1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现状 ......................................... 33
3.1.2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 37
第四章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均衡理论分析 ........... 56
4.1  东共体某国对外贸易情况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均衡分析 ................... 56
4.1.1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局部均衡分析 ............................................. 56
4.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均衡分析: ......................................... 59
第五章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70
5.1  肯尼亚的进出口产业格局 ............................. 71
5.2  肯尼亚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东共体内部进口贸易中的经济效应 ............ 73

第六章  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的启示

6.1  策略组合一:对于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正如东共体的经验所指出的,对于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保护效应很难推测,容易在囚徒困境博弈的情况下严重抑制贸易规模,却并不优化贸易条件。因此,针对此类产业,比较占优的策略组合是:摊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程度,破除囚徒困境,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减小供给与需求上的信息不对称,在贸易各方都明了各自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的基础上,增进彼此的合作信任度,降低其他贸易壁垒。
对于本国落后的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应该对其进行较弱的保护,相应地引入更规范竞争对手的刺激,倒逼落后产品甚至劣质产品的淘汰进程,提高消费者的福利。同时,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可以有效逼退国外的落后和劣质产品,缓解市场失灵导致的“青柠檬市场”效应。随着劣质落后产品的退出,会产生一定的价格上涨现象,但这也会吸引优秀的厂商进入并逐步形成规模经济,进一步倒逼落后产业的转型和质量提升。
图 5-3  肯尼亚对外贸易逆差趋势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博弈分析、经典宏微观经济学的局部和一般均衡分析、回归分析及引力模型等方法对东非共同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发展和经济效应进行了论述,并对相关三个假说做了检验,以下是本文的主要结论:
(1)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度的形成与快速发展是该关税同盟组织内部成员国政府间,各国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以及对外贸易中与几个贸易大国间,这几重博弈影响叠加的结果。之所以选择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唯一的贸易调节策略,是因为它在这几重博弈中都属于占优策略。此外,凭借其合法、隐蔽、低政治经济成本、弱保护、可预见等特性,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步取代关税壁垒及其他传统非关税壁垒,在东共体的贸易发展和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2)根据贸易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东共体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存在不确定性,针对不同要素禀赋产业,针对不同国家的博弈关系,针对不同的贸易条件,技术性贸易壁垒既可以表现出贸易抑制性也会促进贸易发展,需要经济学者做细致的条件假设。
(3)通过对假说一的理论和实证检验可知,在东共体内部贸易中,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由于普遍具有弱保护的特征,反而促进劳动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在东共体对外的产业间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效保护了国内的要素禀赋优势产业,对总体贸易额具有抑制效应。
(4)通过对假说二的理论与实证检验可以证实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密切关联性。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使 FDI 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与东共体产业水平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5)通过对假说三的理论与实证检验可知,在与技术大国的贸易过程中,东共体有针对性地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契合产业发展需要,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弥补关税上和贸易量上的损失。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