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鹿集团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会计投资的影响研究
时间:2018-03-03 来源:51mbalunwen.com
本文是一篇会计学论文,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会计学论文 ,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来讲,投资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固定资产投资额从 1996 年的 22391.53 亿增加到 2006 年的 105068.6 亿元,到 2016年上半年,投资额达到了 258360 亿元。在庞大的投资额背后,我国企业投资又变成了推动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是从 2014 年开始,我国企业的收入总额增长放缓,我国民营企业 500 强公司的平均资产净收益由 2013 年的 14.35%下降到 14.14%,2015 年下降至13.32%。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我国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其内部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情况,企业内部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值得去研究。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兴起,学者们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融资约束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角度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进行解释,但是,以往的文献都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认为投资者是完全理性的,投资过程中会依靠充分的信息追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化。而事实上,人是有限理性的,在决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理偏差,管理者作为决策主体,其心理偏差在决策中会对企业的投资造成影响。在大量的新闻报道中,企业在投资规划中出现的盲目追求规模所致的企业快速扩张行为,最终超出了企业管理能力和财务支持力而迫使企业陷入危机的事件在我国接连出现。企业内部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就受到了很大程度的考验,管理者的每项投资决策都可能关乎企业的存亡。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心理偏差问题就凸显的尤为严重,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管理者的一意孤行而衰落。并且随着互联网平台和影视业的快速发展,加之电影收益期短,企业急于去投资电影项目去扩大自身规模,期望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大规模宣传报道,从而吸引更多观影者去观看,以期通过电影的高票房来使企业规模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却因为管理者自身心理上存在过度自信、短视、盲从等问题导致投资失败,整个企业出现资金危机。因此,研究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以快鹿集团管理者施建祥近三年的心理偏差入手,分析其具体存在的心理偏差,并且研究其心理偏差对快鹿集团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从而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心理因素对企业投资的重要性,加强企业管理者心理建设,为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投资决策时的心理评估提供借鉴,减少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发生。
1.2.2 研究意义
投资行为作为企业增加价值和提高其竞争力的一项活动,向来是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同时,伴随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逐步放宽,高阶梯队理论和行为财务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关注管理者心理偏差对其非效率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度量模型开始度量管理者是否存在心理偏差,以保障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相对理性,从而减少非效率投资。但现有的文献大多在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单一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而忽略了管理者的其他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文以代表性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出管理者多项心理偏差会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带来影响,为将来企业的管理者投资决策时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建设提供些许启发。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1.1 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一词起源于现代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行为金融学奠基者 Richard Thaler的研究表明,人是有限理性的,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即管理者拥有无限理性、控制力、毫无自私自利的想法而言,人对于复杂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对贪婪和恐惧心理的控制能力、对于投资目标的自我追求能力等是有限的。心理偏差泛指各种心理不健康的状况。在行为财务学中,心理偏差就是指现实市场中的有限理性投资者对外部信息进行识别、编辑、评价等认知活动中系统产生的、有偏于标准理论的心理现象。本文因研究需要采用行为财务学中的定义。心理偏差主要包括过度自信、短视、从众、嫉妒等,本文中心理偏差仅对过度自信和短视进行界定。过度自信,即乐观主义,是一种心理偏差,Griffin(2002)对过度自信的定义为:由于受到情绪、信念等方面影响,管理者经常对自己解读咨询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高估,从而高估成功的概率,低估成功的风险和投资失败的可能性[23]。在研究管理者心理偏差导致的非效率投资的案例研究中,按照行为公司财务的逻辑分为两种,一种是忽略投资者的情绪,将投资决策的失误定义为管理者对于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理性行为,另一种则是考虑投资者的情绪,将投资决策行为的失误归为管理者的乐观主义,重点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的心理偏差对其投资决策的影响(Baker andWurgler,2006;杨洁森,2015;笪彦雯、韩静,2015)[24]-[26]。本文采用第二种定义,即考虑投资者情绪,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的心理偏差对其投资决策的影响。短视简单来说便是目光短浅,管理者短视偏差的定义为为满足企业的短期目标而放弃长期增长目标的投资短视行为。投资短视是指企业管理者的短视行为导致其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不遵循最优投资政策,而选择短期可能获得高额回报,但并没有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项目进行投资,为选择短期收益项目延迟甚至会放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项目。在研究管理者短视时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管理者有限注意力导致的短视,二是股东短期利益压力导致的管理者短视。基于本文研究案例,本文将从管理者有限注意力导致的短视来进行研究,研究其因注意力过分关注热点行业而导致企业原有产业长期价值被忽视所带来的短视偏差。
.........
2.2 相关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是经济学应用在企业所有权层次的理论,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是指有关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经营者的职能结构与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的则是指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因此,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包括外部控制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公司治理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对公司投资行为的监督和执行上。如果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离,权力集中,则公司管理者本身为公司的出资人,公司并没有对其进行相应的权利约束,所有者能力不足或其自身存在心理偏差,那么所有者本身的局限就会导致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如果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但公司治理结构失效或弱化,对公司的内部人缺乏监督,则公司的管理者就有采取有利于自己而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投资政策的动机。管理者的心理偏差就会使其做出损害外部股东利益的投资决策,导致了投资的非效率。1984 年,Hambrick 和 Masonh 指出,企业决策研究局限于研究首席执行官是不够的,应该把范围扩大到整个高层梯队或高管团队,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创性的提出了“高阶梯队理论”。该理论指出,集体决策通过个体决策来实现,个体决策又建立在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基础等个人特质的基础之上,简言之,高管团队成员个人的价值观和认知基础等个人特质会反映在企业的战略选择上[39]。高阶梯队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决策者的决策过程,决策者对外部环境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其不能全面彻底的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各个方面,视野是有限的;其次,在视野范围内的事情,决策者也是有选择性的进行观察;最后,决策者对决策相关信息及决策产生的价值判断和优劣偏好是建立在其固有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并且,决策者的视野和选择性观察的过程也受到其内在心理认知的影响。因此,决策者的心理认知特征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影响[40]。
..........
3 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度量.........13
3.1 管理者心理偏差在心理学上的表现与普遍性..........13
3.2 非效率投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15
3.3 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机理分析......16
3.3.1 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机理分析.............16
3.3.2 短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机理分析.............16
3.4 管理者心理偏差的度量......16
3.5 非效率投资的度量....18
3.5.1 过度投资的度量.............18
3.5.2 恶性增资的度量.............18
4 快鹿集团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析.............19
4.1 集团简介..........19
4.2 案例介绍..........19
4.3 管理者心理偏差分析..........20
4.3.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分析...........20
4.3.2 管理者短视偏差的分析...........22
4.4 快鹿集团存在的非效率投资分析..........25
4.4.1 对快鹿集团过度投资的分析.............25
4.4.2 对快鹿集团恶性增资的分析.............28
4.5 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析....29
4.5.1 过度自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析...........29
4.5.2 短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析...........33
5 研究结论、建议、局限性和展望.....34
5.1 研究结论..........34
5.1.1 管理者心理偏差会导致企业的非效率投资.........34
5.1.2 管理者心理偏差会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34
5.2 建议........34
4 快鹿集团管理者心理偏差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分析
4.1 集团简介
1999 年,施建祥受政府委托,接管 4 家破产的国有企业,其中就包括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施建祥并购快鹿线缆之后,仅仅用了 5 年时间,就让该企业的资产增值45 倍,资产负债率降至 20%。不仅如此,快鹿还与西门子、贝尔等世界 500 强公司建立了的长期合作关系。快鹿电线电缆公司成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样本,其成功经验被推广到全国,被清华大学收录为国企改制成功的案例。2003 年施建祥创办民营企业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50 亿元,集团公司投资控股上海快鹿电线电缆、江苏省镇江新区快鹿产业港工业园区、镇江快鹿产业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镇江慧谷快鹿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镇江快鹿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快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镇江快鹿商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镇江快鹿大酒店投资有限公司等子公司。2007年 6 月,快鹿集团获“中国最具竞争力民营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财富最佳贡献(社会责任)奖”两项荣誉,施建祥获得“中国民营企业领军人物”称号。集团业务范围涉及 P2P 贷款、影视剧制作、电线电缆等多行业。快鹿集团以实业起家,前期主要是电线电缆和房地产公司的发展。为了立足新常态下的互联网布局、新经济下的类金融布阵、新格局下的大文化部署、除了对外投资的公司 20 余家外、快鹿集团开始了金融业的发展,成立上海长宁东虹桥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快鹿投资集团—理财中心、金鹿财行等,快鹿集团还拥有 A 股上市公司神开股份(002278.SZ)的控制权,并在 2015 年 2 月参与了港股明华科技(http://08301.HK)的定向增发。施建祥本人还成为港股十方控股(http://01831.HK)第二大股东。
........
结论
本文对快鹿集团管理者施建祥存在的过度自信、短视偏差的心理偏差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心理偏差对快鹿集团过度投资、恶性增资问题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快鹿集团管理者施建祥的有限注意力的短视偏差使其在进行企业投资项目的选择时,并不会对其原有产业进行理性分析,而是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到电影行业。其过度自信会使其在面对电影行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时低估风险,高估收益,认为其原有的荣誉和经历会使其对于电影项目的投资获得可观的回报。由于施建祥原有的经历和荣誉,在快鹿集团选择投资项目时,施建祥占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才导致快鹿在 2015 年将其投资方向定位为“互联网+电影”的投资方向,希望依靠互联网和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其投资电影造势,获得高额票房收益,忽视了其原有产业的发展,低估了项目风险,从而导致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快鹿集团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偏差会导致其并不能正确评估项目的收益,在对于十方控股的继续增资的考虑时,施建祥乐观的估计了《叶问 3》这一项目的收益,而忽略了十方控股原本存在的巨额亏损,因此,在对十方控股进行了第一笔投资之后,施建祥选择了继续增资,认为十方控股一定能因《叶问 3》这一项目获得收益,而自己的增资也会给快鹿集团带来更高的回报,但最后只能以退出十方控股收场,说明其过度自信的心理导致企业对亏损项目的投资增加,从而加剧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同理,在收购神开股份之后,对神开股份进行转型时,施建祥认为《叶问 3》会获得高额收益,从而改变神开股份的经营现状,给神开股份带来电影业的发展,却导致了神开由原本的盈利状态变为亏损,快鹿集团也因此投资失败,加剧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问题。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声明鉴证业务准则框架构建研究2015-10-30
- 创业板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投入与财务绩效的相关2015-11-18
- 河北省科技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研究2017-09-26
- 基于成本动因的S建筑公司会计项目预算控制方法研究2018-02-02
- X市农信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控制研究2018-02-07
- XY建设集团会计融资问题研究2018-03-13
- Z机械公司融资租赁销售模式风险识别及对策研究2018-03-25
- 出版众筹会计模式研究2018-04-05
- 互联网企业的会计盈利模式研究2018-04-18
- 会计股权结构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研究201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