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会计问责机制和腐败治理
时间:2017-10-07 来源:www.51mbalunwen.com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均每年增长率高达 9%,1978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3,645 亿元,至 2016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至 744,127 亿元,跻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堪称“全球经济增长奇迹”。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腐败问题也日趋严重。腐败问题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绊脚石。透明国际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中国从 2004 年到 2013 年腐败主观指数常年徘徊于 3.5 左右(见图 1.1),2013 年已升至 4,一直处在世界腐败较为严重的行列。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上台后将治理腐败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强公共权力监督和治理腐败成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经济责任审计独具中国特色,它在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运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影响政府廉洁行政的效率。2013 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指出,国家审计通过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促进国家治理,从而达到建设廉洁政府的目标。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013—2017 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确保公共权力正确行使需要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保障。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行使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从而来控制腐败、提高治理能力。然而,审计机关在发挥治理功能的过程中,自身对腐败案件的处理处罚能力有限,这时就需要立法、司法等机关启动问责程序,落实具体责任,惩处相关责任人。2014 年,在世界审计组织的积极推动下,联合国第六十九届大会《通过加强最高审计机关增强和促进公共行政的效率、问责、效益和透明度》(以下简称《决议》)的决议正式颁布,《决议》向各会员国和联合国机构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加强审计机关的问责机制。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没有责任追究,责任就无法落实,一类案件坚持“双查”的原则,有效保证事后问责,进一步扩大巡视组的监督范围。作为一种“定责”手段,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腐败治理具有一定的影响,问责机制是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由当前实务界对腐败问题的热议以及国家治理等现状引出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简要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以及本文预期实现的创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利用现有文献,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梳理了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和腐败治理这三个方面两两之间关系的文献。第三章是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困境与突破,本章首先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角色定位,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为经济问责提供依据;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推进党建科学化;规范、完善、健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困境所在,探究原因,认为应该在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过程中引入问责机制。由问责的产生和发展建立了问责与腐败之间的联系,将经济责任审计置于国家治理框架中,分析了问责作用于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逻辑,进一步对原有博弈模型进行拓展,为后续实证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实证分析,笔者利用《中国审计年鉴》、《中国检察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信息年鉴》中 2007-2014 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腐败的作用,问责机制对腐败的作用以及问责机制在经济责任审计治腐败中起到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省级审计机关每年审计的经济责任人越多,人民检察院每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就越多,经济责任审计对腐败具有揭示作用;政府颁布实施的问责规范越多,问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越强;司法机关问责强度越大,问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越强;社会公众及媒体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越强,问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越强;然而,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部门对腐败的影响不明显。并且,问责机制对经济责任审计治腐的效果,只在问责规范和社会公众及媒体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中表现显著。第五章是政策建议。从制度层面上来看,要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法律,健全问责规范;从执行层面来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环境,形成问责合力;从监督层面来看,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问责信息,增强问责力量。第六章是在总结前面主要章节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讨论了本文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经济责任审计与腐败治理文献综述
在中国,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是对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的一种创新表现。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看出,“经济责任审计”这种概念和提法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外没有经济责任审计这一类型。但是,在国外存在着许多类似于中国“经济责任审计”的行为活动。Ades 和 Tella[1]、Kayrak[2]认为政府审计实现腐败治理最主要的贡献是其可保证政府交易活动中的收支以及资产符合法律规定,公共资源符合“3E”原则。同时,Schelker 和 Eichenberger[3]、Blue 和 Voigt[4] 提出政府审计可以有效提高公共财政及部门政策透明度,合理避免无效率支出情况的发生。另外,Reichborn 和 Kristin[5]认为在政府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政府审计可以发挥其自身的约束矫正功能,将官员的腐败念头扼杀在摇篮里。其他国家的绩效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等,在某些意义上体现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相关要求。1984 年,绩效审计的概念第一次由 Arthur 提出。一时间,绩效审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关于绩效审计的研究,在 1977 年,第七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发表了《利马宣言》,其中要求审计机关需要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体现在效益、效果和效率等方面;1986 年,第十二届 INTOSAI 会议深度明确了绩效审计的含义。在学界的相关研究中,Mauro[6]提出,绩效审计可以有效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国家治理中的关键一环。Nelson 等[7]研究发现,利用绩效审计结果可以有效实现国家审计对权力运行的监控,进一步推出社会民主发展需要开展绩效审计。从社会责任审计研究方面来看,Olson 等[8]认为社会责任审计可以充分体现管理会计的思想,明确管理层的社会责任,从而达到降低企业风险的目的。Morimoto等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可实施性,进一步建立了社会责任审计体系,实现了与现行环境相融合。由于管理会计的发源地是西方,就目前而言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多来自国外,并且更倾向对上市公司这些个体的治理问题,很少有学者去关注政府的社会责任审计。
........
2.2 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文献综述
随着政府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复杂性的增加,审计和问责开始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Gray 和 Jenkins[27]提出,问责体现的是一种权力关系。审计因受托责任而产生,基于委托代理理论,Dubnick[28]提出了审计与问责之间存在着必然关系。Laffan[29]认为政府问责制中应该包括审计,这是建立政府财政责任制的必然选择,可以有效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意识。在国外,采用立法模式的国家可以实现审计与问责的一体化。Santiso[30]发现在实现政府治理的过程中,审计机关对立法、纪检、监察等机关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保证了各项责任的落实情况。国外的立法、司法和独立的审计模型,这比从审计中国的行政模式的独立性更强,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审计监督治理的作用。问责本身是个舶来品。随着在国家治理中不断被强调,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政治概念。然而,目前关于审计与问责机制方面的文献大都是规范性研究,对问责机制的量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问责制度的建设,冯均科[31]论述了国家审计制度的建设,这是基于“责任政府”,合理调整审计体制,转变审计职能,整合相关资源,解决审计移送问题,实施问责。刘锡平[32]从“决策”、“责任”、“问责”等角度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王会金和王素梅[33]由“问”、“责”和“制”三方面构建了政府审计的问责机制框架。问责机制的建立是国家建立责任政府,深化政府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的现实之需。王素梅[34]以我国政治经济制度为背景探究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行政问责机制,提出审计的角色可以定义为专业型评价和调查机关。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系统,在行政问责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有效的检查和评价政府行政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履责情况。审计和问责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在中国制度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的有效结合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第三章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困境与突破....... 14
3.1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角色定位...... 14
3.1.1 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14
3.1.2 为经济问责提供依据..... 14
3.1.3 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制度..... 15
3.1.4 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推进党建科学化..... 16
3.1.5 规范、完善、健全中国特色审计监督..... 16
3.2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困境——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17
3.3 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突破——引入问责机制.......... 19
第四章 实证分析...... 26
4.1 研究假设........ 26
4.2 研究设计........ 28
4.3 实证结果分析....... 31
4.4 稳健性检验.... 38
第五章 政策建议...... 40
5.1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法律,健全问责规范.... 40
5.2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环境,形成问责合力..... 41
5.3 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问责信息,增强问责力量...... 42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
法律,健全问责规范监督和制约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维护和保障公共权力的正常运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权力监督与制约既是国家治理的需要,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些制度决定了党员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公务员制度以及我国中央地方组织部门的安排。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人民依法享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权利。在国家治理框架中,我国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是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一种制度安排,中央及地方各组织部门履行治理职能时可以实现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沟通。经济责任审计可以确保行政系统的合理运行,为纪检监察司法系统提供了执法保障,是实现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据,在国家治理框架中的影响举足轻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规范化可以完善国家治理结构,处理好领导干部和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提高腐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从制度层面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是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的重要工具。对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架构既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制度完善,也可以促进反腐败监督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同时,要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基础,健全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机制,加强问责法律法规建设。然而,在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问责法律法规。目前,问责实施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宪法和相关法律规范等,具体由党内法规、行政法规和管理条例构成。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及干部管理监督及实施问责等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然而还存在经济责任审计“定责”与领导干部“问责”结合不够的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相结合,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和问责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
结论
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在国家治理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角色定位,构建了实证模型,检验了经济责任审计和腐败治理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利用博弈理论探究了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治理腐败的问题所在,提出应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问责机制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治腐效果,通过构建模型二、模型三来证明该假设。实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和腐败治理的关系,省级审计机关每年审计的经济责任人越多,人民检察院每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就越多,证明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腐败的揭示作用。其次,我们从三个方面探究了问责机制和腐败治理的关系:①问责规范,政府颁布实施的问责规范越多,问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越强;②问责机构,司法机关问责强度越大,问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越强;③社会公众及媒体的问责强度,社会公众及媒体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越强,问责机制对腐败的抑制作用越强。然而,纪检监察机关问责强度、主管部门问责强度和人民检察院每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数量之间的回归结果并不显著,说明纪检监察机关和主管部门对腐败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具体实务操作层面,纪检监察机关以及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问责力度。最后,我们对经济责任审计和问责机制作交互项处理,来探究问责机制在经济责任审计治腐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发现问责规范的数量越多、社会公众及媒体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越强,问责机制作用于经济责任审计治腐的效果越明显。然而,司法机关在审计治腐过程中的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本文结论的可信度,我们替换相关指标重新回归,得出了相同的结果。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我国公司IPO中的审计监管机制研究2015-10-09
-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2015-01-24
-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2015-12-04
- 企业社会责任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2016-01-27
- 法定解除权的行使及其对违约责任的影响2016-04-05
- 我国建筑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2016-05-20
-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实证分析2016-05-24
- 企业社会责任层级性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2016-12-01
- 家族涉入、期望绩效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2017-05-19
- 医药制造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价值提升的会计实证研究2018-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