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变更对预算考评影响的研究
时间:2017-08-25 来源:www.51mbalunwen.com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不断应用,国外的企业都在不断将预算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在企业的各方面都显出重要作用。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预算管理的观念开始广泛推行,自 2008年至 2010 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先后联合发布相关文件,明确要求企业在整个控制经营管理的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如相关文件有《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广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方法,有学者就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得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企业是否有信息化式的企业管理系统相关的,而且于增彪和桑向阳 (2014) 还发现,预算管理在企业的整个控制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的管理咨询师会建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将预算穿插到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过程中[1]。还有学者发现企业越来越重视预算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刘凌冰等(2015),还发现有些企业为了使预算能更加改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会专门去购买专业的预算管理系统[2]。 目前预算已成为国内外大部分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企业管理控制工具,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近些年来,实务界和学术界对其有另外不同的看法,而且成功的企业预算管理实践模式也很少。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预算管理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副作用。例如,预算松弛。由于预算的主要功能是对企业计划、协调和控制,可以使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或者经济业务之间进行连接,再加上预算有一定的评价业绩功能,可将企业的预算目标是否完成作为决定高管人员的奖励薪酬等的考核目标,将预算方式作为一种促使高管人员保证预算得到切实执行的激励方式,以预算目标的是否完成来衡量企业高管的业绩水平。于是,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就会直接对高管人员的薪酬、福利补贴甚至职位变动等产生影响,高管变更会受到预算考评的影响,因此,高管人员在企业预算的编制以及执行过程中,高管人员的自利行为就会对预算功能的发挥产生负面影响,就有可能会通过制定一个比较宽松且对自己有利的预算目标,即预算松弛。各层管理人员出于私利为保住自己的职位而在完成预算编制任务时有意高估成本或资源、低估收入,来操纵经营业绩,这不仅会造成预算考评功能的不真实,也会使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因此,如果将预算作为高管人员的业绩考核的方式时,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避免其操纵相关的财务指标。
.........
二 研究意义
(1)丰富了预算管理研究的内容。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预算对企业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国内学者对有关企业预算功能的研究大都停留在规范性研究和案例研究上,实证研究的较少。
(2)扩展了预算作为考核工具的研究的内容。预算考评的功能是毋庸置疑的,即预算是否达标会影响高管人员的任免,但由此也使高管人员带着比较大的动机通过操纵预算的编制,来规避预算考评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而且现在大多数企业是以预算来考评高管的业绩,这种考核方式的有效性需要更多的内部制度来保障。这对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加强制定预算目标和编制预算任务等时的企业监督功能,或者企业需要多关注预算的计划、协调、资源配置、控制等功能,对预算在企业中是否发挥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补充了内部控制实施研究的内容。通过交易成本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影响企业运营的理论,以预算考评为切入点的实证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实施研究的内容,还能够推动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目前,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程序的标准以及执行,例如管理人员职务的分离安排、企业凭证等文件记录的管理、资产的管理、管理人员的授权、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等,以此来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客观性;还要注重企业生产的业务标准化机制、控制经营活动中的程序、高管人员的决策机制、企业人员对企业的观念以及对企业员工的激励约束控制等,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内部控制理论是一个会随着企业环境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性理论,内部控制制度每一部分的改变或完善都有可能使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发生变化,但由于高管的中心位置可能会使内部控制的建设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如何改善其双面性,本研究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视角的研究,为完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提供了参考。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高管变更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影响
在委托-代理理论中,委托人如何在股东或出资人和高管人员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的情况下,设计出最优契约来激励高管人员是研究的本质问题,即委托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会激励代理人选择有利于委托人利益的决策。这里的激励主要是指比较高的薪酬或给公司高管一定的股权,给予高管一定的股权的激励方式,使得管理层和股东的利益能够趋于一致,而且当股东持股比例不同时,他们之间会形成协同效应并相互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是指高管变更的机制,当高管的行为违背股东的意愿时,高管就容易面临被辞退的危机,这样会使管理层感到危机感。如果被辞退,高管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工作,自己的声誉也同样受到损害。而这时,委托-代理理论就给研究股东和管理人员的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高管变更的问题就是由于这种代理现象产生的,但如果高管持股的比例过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减弱激励的正面作用的发挥。 有相关学者将高管变更类型分为两类,即正常变更和非正常变更。正常变更是指有不可控制的因素所导致的高管人员的变动,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例如到了规定的退休的年龄,企业用人合同的到期,高管人员自身身体健康的原因等,这种变更与公司的业绩是无关的。非正常变更包括辞去高管人员、工作突然的调动等,其实这种变更是对高管人员业绩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能够在高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管理时约束其自利的行为,因为当企业经营不善,业绩不好时,会对这些高管做出更换,实际上是对管理者的一种惩罚。那么,显然影响高管变更最直接而且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公司的业绩,这结论已经得到很多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例如 Jensen and Meckling(1976)就发现,公司的业绩可以对高管人员的职位变动产生影响,是因为代理人在企业中的行为不对外透露,委托人没有办法直接监督代理人在企业中的行为,只能间接通过能够代表代理人行为的企业经营业绩,来考察高管人员对企业所做出的努力,如果公司业绩不好,说明高管人员对公司经营可能不够尽心,被更换的概率也会变大[29]。
........
第二节 内部控制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影响
预算目标完成情况会影响高管的变更,那么预算便成为一种考评手段,高管因为面临着被辞退的风险,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完成预算目标。而高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会需要企业各级信息的及时传递以及反馈,由于企业的多级代理问题,下级掌握着一线充分的信息,在信息传递过程会受到组织结构等问题的阻碍,而不能使信息传递的更加准确及时。而且委托人和代理人都只想让自身利益得到最大化,但两者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会产生冲突,代理人会追求自己的薪酬奖励提高,但当委托人为了企业未来整体的发展可能减少当下代理人的薪酬,这时两者之间的矛盾就会产生。代理人拥有企业的控制权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不会采取委托人的决策,而且在企业中,高管作为公司的实际经营者,他们对公司的情况掌握的信息远远多于公司的所有者,所以高管完全有动机利用自己信息的优势,做出有损于股东的利益,但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有学者就提出内部控制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杨德明、林斌和王彦超(2009)通过对 2007 年-2008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以及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会随着内部控制质量提高而变低[66]。杨玉凤、王火欣和曹琼(2010)研究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对外披露指数对代理成本的影响,以 2007 年沪市的所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信息依据相关文件设计了对外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发现随着内部控制对外披露的信息质量的提高,企业的代理成本会得到有效的抑制[67]。卢锐和柳建华(2011)研究就发现,内部控制能够帮助董事会保证公司发展战略及董事会决议得到贯彻实施,使管理层减少自利行为,因为内部控制可以使企业在内部形成一种相互约束、相互监管的有效的制衡机制,约束高管的自利行为的同时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率[68]。BW Goh,DLi(2011)通过研究内部控制质量是否会对有条件会计稳健性产生正面影响,发现如果那些有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能够得到及时修正,有条件的稳健性也会变好,而且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让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还能使大股东和小股东、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减弱,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69]。Hazarika et al. (2012)提出,高管的行为会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变好,而得到有效的监管,从而使得内部代理成本减少[70]。基于降低代理成本的理论,从信息传递的角度,内部控制能够让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得到传递,并形成有效的信息系统,这是因为内部控制中的五要素中的两个要素,即识别和分析与实现目标相关的风险评估和能及时的以合适的方式识别、获取和协调有关的信息,来缓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并减少他们两者之间传递和反馈信息所需要的成本,帮助企业调整投入和产出,从而完成预算的目标。
.......
第三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管变更与预算考评的研究设计 .......... 23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 ....... 23
第二节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 25
一 研究模型 ........... 25
二 变量定义 ........... 26
第四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管变更与预算考评的实证检验 .......... 29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29
第二节 相关性分析 ....... 30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32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37
一 样本选择的稳健性检验......... 37
二 对企业性质进行分组的稳健性检验 ........ 40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43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4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44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46
第四章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管变更与预算考评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由上表 4-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而知,从预算松弛程度看,slackd 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 0.921 和 0.993,说明采用潘飞(2008)对预算松弛的衡量方法,样本中所选取的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的预算值要比实际的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低了 7.2 个百分点,将近 10 个百分点,可见 2010 年-2015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预算松弛程度的状况还是很严重的。从预算目标完成情况看,bgtd 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 0.439 和 0.496,说明在本文选取的样本中有 43.9%的公司预算目标完成,但仍然有 56.1%的公司没有完成上年末公司编制的预算收入的目标。从内部控制指数上看,在本文选取的样本公司中内部控制指数的平均值为0.657,说明 2010 年-2015 年我国所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平均都很好,内部控制指数的标准差为 0.118,说明在本文选取的样本公司中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差异比较大。 在所有控制变量中,从公司规模上看,size 的平均值是 22.250,说明样本中公司的平均规模为 46.03 亿,从企业风险上看,Lev 的均值为 49.8%,从盈利能力上看,样本中公司的 ROA 的均值为 3.6%,从企业性质上看,在样本中我们发现有 40.9%的公司为民营企业。综上,本文的样本特征总体与以往的文献基本一致。
........
结论
通过手工收集选取我国 2010 年至 2015 年所有 A 股上市公司的预算数据为研究对象,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剔除缺失值经处理后共计 4164 个样本,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高管变更与预算考评的关系,验证了我国 A 股上市公司的预算的考评功能,并从内部控制的视角,实证检验了预算考评功能是否会受到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不断发展,预算逐渐成为绩效考核的一种手段,成为公司业绩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预算考评能对高管的变更产生影响,用企业本年预算目标是否按时完成对预算考评进行测量,如果企业按时完成预算目标,则至少公司本年业绩不会下降,高管也不会因此受到被更换的惩罚,若下年公司高管发生变更,则企业本期预算执行完不成的可能性较大。
(2)高管为规避被辞退的风险,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完成预算目标。而高管的预算执行过程中会需要企业各级信息的及时传递以及反馈。由于企业普遍存在的多级代理问题,使得信息传递成本上升,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各层级,包括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成本,帮助企业调整投入和产出,从加强信息传递和提高合约履行两方面来降低既有代理成本,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传递的更加准确、及时得到,从而完成预算的目标。因此,内部控制可以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
(3)由于预算目标的是否达成会决定管理层的任免,那么高管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预算目标,可发现由于高管作为代理人充分掌握企业信息,因此,他们会在编制预算时规避他们可能无法达到预算目标的风险,低估收入,形成预算松弛,以此来实现预算目标,维护自己的业绩考核。而且随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企业信息在合约当事人之间的越来越透明化,而且合约所需要履行成本的也不断降低,代理人即高管不可能扭曲信息或者想重新谈判的可能性降低,从而使代理人事后进行谈判的机会减少,那么在制定预算目标时高管会积极的进行事前谈判,从而获得有利于自身的预算松弛。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以战略为导向的W地产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2016-01-25
- 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2016-06-16
-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作业基础预算研究2016-10-01
- ZJ公司施工项目成本预算管理问题的研究2017-07-13
- 基于价值链的Y家电公司全面预算财会管理研究2017-09-14
- 基于堑壕效应的预算松弛生成机理及其经济后果研究2018-01-12
- 基于BSC的高校预算管理探讨——以 A高校为例2021-08-27